[发明专利]防偏防损前叉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41382.X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7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黄亚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宝坻区新颐达模具厂 |
主分类号: | B62K25/08 | 分类号: | B62K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2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偏防损 前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偏防损前叉。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提升,骑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人们通过骑行实现绿色环保出行或者强身健体的目的。自行车前叉是自行车结构中的重要部件,其上端与车把相连,下端与前轮配合,组成具有导向功能的前轮结构,现有的中高端自行车前叉一般均具有避震功能,在骑行中,自车把施加的力的方向与车轮反馈的力的方向无法保证位于同一直线上,这就使得避震器件中的活塞杆与叉筒之间经常遭受转动力矩的冲击,对配合精密的避震器件造成损伤,影响其作用发挥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防偏防损前叉,实现减轻避震器件中活塞杆与叉筒所遭受的转动力矩的冲击,解决上述所存在问题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防偏防损前叉,包括连接管、连接架和叉腿,连接管下端与连接架中端固定连接,连接管与连接架相垂直,连接架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平行于连接管的叉腿,叉腿与连接管分别位于连接架的两侧,叉腿为气弹簧结构,包括活塞杆和叉筒,活塞杆上端部与连接架的端部相固定;
所述叉腿之间设置有连接梁,连接梁上固定有导向单元,导向单元包括螺纹管和导向板、螺纹管与叉筒轴线平行设置,螺纹管一端活动套设于连接管内,另一端固定设置于连接梁中端位置处,螺纹管上套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叉腿上活塞杆一一对应相配合的导向孔,导向孔与各自所对应叉腿上的叉筒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管上旋装有位移套,位移套与导向板之间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轴圈与导向板紧配合,轴承的内轴圈与位移套紧配合。
进一步的,导向孔分别位于导向板的两端部。
进一步的,连接梁中端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固定块,螺纹管设置于固定块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梁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个叉脚上叉筒的上端部一一对应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梁为弧状梁结构,连接梁中端距离连接架的距离小于连接梁两端距离连接架的距离。
本发明所述的防偏防损前叉,为了克服在骑行中自车把施加的力的方向与车轮反馈的力的方向无法保证位于同一直线上,使得避震器件中的活塞杆与叉筒经常遭受转动力矩的冲击的缺陷,进行了结构上的相应改进和优化,在叉腿之间设置导向单元,车把带动避震器件中的活塞杆相对叉筒进行伸缩运动时,通过导向单元中导向板上的导向孔预先对车把所施加的力进行限制和抵消,保证活塞杆伸缩方向与叉筒轴线相平行,从而有效减轻活塞杆与叉筒之间所遭受的转动力矩的冲击,起到保护避震器件的作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防偏防损前叉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管、2.连接架、3.活塞杆、4.叉筒、5.连接梁、6.固定块、7.螺纹管、8.导向板、9.位移套、10.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防偏防损前叉,如图所示,包括连接管1、连接架2和叉腿,连接管1下端与连接架2中端固定连接,连接管1与连接架2相垂直,连接架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平行于连接管1的叉腿,叉腿与连接管1分别位于连接架2的两侧,叉腿为气弹簧结构,包括活塞杆3和叉筒4,活塞杆3上端部与连接架2的端部相固定;
所述叉腿之间设置有连接梁5,连接梁5上固定有导向单元,导向单元包括螺纹管7和导向板8、螺纹管7与叉筒4轴线平行设置,螺纹管7一端活动套设于连接管1内,另一端固定设置于连接梁5中端位置处,螺纹管7上套设有导向板8,导向板8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叉腿上活塞杆3一一对应相配合的导向孔10,导向孔10与各自所对应叉腿上的叉筒4同轴。
为了克服在骑行中自车把施加的力的方向与车轮反馈的力的方向无法保证位于同一直线上,使得避震器件中的活塞杆与叉筒经常遭受转动力矩的冲击的缺陷,进行了结构上的相应改进和优化,在叉腿之间设置导向单元,车把带动避震器件中的活塞杆相对叉筒进行伸缩运动时,通过导向单元中导向板上的导向孔预先对车把所施加的力进行限制和抵消,保证活塞杆伸缩方向与叉筒轴线相平行,从而有效减轻活塞杆与叉筒之间所遭受的转动力矩的冲击,起到保护避震器件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宝坻区新颐达模具厂,未经天津市宝坻区新颐达模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13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