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面漂浮微生物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3895.4 | 申请日: | 201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4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姚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孔 微生物回收 输送带 水面漂浮 分离箱 沥水 处理装置 下箱体 电机安装座 收集槽 刮板 转轴 出水流道 进水流道 倾斜设置 驱动电机 物水分离 抽水泵 上箱体 水排放 吸水泵 吸水管 上端 下端 连通 微生物 紧贴 水域 回收 延伸 环保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面漂浮微生物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分离箱和沥水箱,所述分离箱内倾斜设置微孔输送带,所述微孔输送带将分离箱分为上、下箱体,所述上箱体连接进水流道,下箱体连接出水流道和抽水泵,所述沥水箱内设置微孔微生物回收箱,所述沥水箱通过吸水管和吸水泵与分离箱的下箱体连通,所述微孔输送带的驱动电机安装在分离箱上侧的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电机安装座上还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上连接刮板收集槽,所述刮板收集槽上端与微孔输送带紧贴,下端延伸到微孔微生物回收箱内,所述水面漂浮微生物回收处理装置对水面漂浮的各种微生物进行回收、物水分离,进而将符合环保的水排放至水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面漂浮微生物回收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江河湖海及水库水面漂浮微生物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条件的变化,很容易在江、河、湖、海及水库水面滋生、形成大面积漂浮微生物,对这些漂浮微生物如不及时清理,就会形成大面积的水面植物疯长,直接危害人和水内生物的生存环境。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以上缺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水面漂浮微生物回收处理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面漂浮微生物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分别设置分离箱和沥水箱,所述分离箱内倾斜设置微孔输送带,所述微孔输送带将分离箱分为上、下箱体,所述上箱体连接进水流道,下箱体连接出水流道和抽水泵,所述沥水箱内设置微孔微生物回收箱,所述沥水箱通过吸水管和吸水泵与分离箱的下箱体连通,所述微孔输送带的驱动电机安装在分离箱上侧的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电机安装座上还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刮板收集槽,所述刮板收集槽上端与微孔输送带紧贴,下端延伸到微孔微生物回收箱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刮板收集槽下端连接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电机安装座上。
所述进水流道入口处还设置垃圾滤网。
所述外壳可固定在载体船舶上。
所述外壳可直接作为载体船舶,所述外壳上固定螺旋桨和转舵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水面漂浮微生物回收处理装置安装到载体船舶或直接做为船舶行驶到指定水域,水从进水流道进入分离箱,悬浮物被微孔输送带截留,水穿过微孔输送带,悬浮物通过刮板收集槽从微孔输送带刮下,送入沥水箱的微生物回收箱内进行沥水操作,沥下的水经过吸水管进入分离箱内,再通过出水流道将水排出,对水面漂浮的各种微生物进行回收、物水分离,进而将符合环保的水排放至水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水面漂浮微生物回收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水面漂浮微生物回收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外壳;2、分离箱;21、电机安装座;22、转轴;3、沥水箱;4、微孔输送带;41、驱动电机;5、进水流道;51、垃圾滤网;6、出水流道;61、抽水泵;7、微孔微生物回收箱;8、吸水管;81、吸水泵;9、刮板收集槽;91、压紧弹簧;10、螺旋桨;11、转舵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3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磁场干扰等离子体的非晶硅生长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井管及其埋设井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