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转移材料用镀铝剥离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45412.4 | 申请日: | 2016-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4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伟;张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大东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01/02 | 分类号: | C09J101/02;C09J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转移 材料 镀铝 剥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型转移材料用镀铝剥离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转移材料又称转移电化铝,目前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如精美的包装装潢,书刊封面的点缀,日历、贺卡、商标等印刷品的表面装饰,高档香烟、酒盒、日用品的包装,塑料、皮革、织物等表面。
转移材料纸产品历史悠久,便随着转移材料纸产品日新月异,其产品不断的进行换代。目前市场所见能用到转移材料的方面包括很多,制作工艺也逐渐成熟,其剥离胶(转移胶或胶黏剂)是制作转移材料的必须品,是用来制作镀铝转移纸的胶黏剂,用于转移镀铝的黏合剂,其使用过程中无毒无害、安全环保,作为一种环保包装材料,其优势十分明显,在日历、贺卡、商标等印刷品的表面装饰,高档香烟、酒盒、日用品的包装,塑料、皮革、织物等制作等方面应用广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现有的镀铝转移胶黏剂在产品性能上和在涂布工艺上都有一定的缺点,有的粘合性差(粘度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铝箔与纸脱离,有的转移后纸张的耐折性不好,印刷适应性差,或出现与涂布复合机适应性不不好等情况,如胶黏剂的黏度过低、车速过快,经过复合辊时易发生挤胶现象,并且影响胶体的黏合强度;如胶黏剂黏度过高、车速过快,则涂布不均匀,影响铝层转移,造成剥离不完全。
因此,目前市场上急需一种环保性能好、固含量高,有优异的初粘力及持粘力,能够转移彻底等能够满足企业及市场需要的新型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环保性能好、固含量高、初粘力及持粘力优异、转移彻底等优点的改进型转移材料用镀铝剥离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改进型转移材料用镀铝剥离胶,原料由以下各组份组成,基础剥离胶、PMA、乙酯、蜡粉、色浆,各组份按重量份数:
基础剥离胶:600-605份;PMA:4-6份;乙酯:10-20份;蜡粉:0.1-0.3份;色浆:5-5.5份;其中,基础剥离胶由以下各组份组成,乙酯、纤维素、1/8硝化棉、甲醚、三乙酸甘油酯、甲酯,各组份按重量份数:乙酯:260-270份;纤维素:55-65份;1/8硝化棉:35-45份;甲醚:45-55份;三乙酸甘油酯:8-9份;甲酯:175-185份;其中,色浆由电化铝黄2份、电化铝橙3.2份制成。
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转移材料用镀铝剥离胶,所述原料中各组份按最佳重量份数:
基础剥离胶:603.5份;PMA:5份;乙酯:15份;蜡粉:0.2份;色浆:5.2份。
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转移材料用镀铝剥离胶,所述基础剥离胶中各组份按最佳重量份数:乙酯:265份;纤维素:60份;1/8硝化棉:40份;甲醚:50份;三乙酸甘油酯:8.5份;甲酯:180份。
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转移材料用镀铝剥离胶,其PH值在7-9.5之间,固含量在40%以上。
所述一种改进型转移材料用镀铝剥离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础剥离胶的制备:
a、按重量份数,称取乙酯、纤维素、1/8硝化棉、甲醚、三乙酸甘油酯、甲酯,备用;
b、按照顺序,将乙酯、纤维素、1/8硝化棉、甲醚、三乙酸甘油酯、甲酯依次加入至搅拌机器中,添加搅拌过程中,将搅拌机器的转数调至400转/分,添加完毕后,将转数调至600转/分,搅拌240分钟,搅拌均匀后采用200目滤布过滤;
(2)调配色浆:
按重量份数,称取电化铝黄、电化铝橙,调成色浆;
(3)总混:
a、按重量份数,称取基础剥离胶、PMA、乙酯、蜡粉、色浆,备用;
b、将备好的PMA、乙酯添加至备好的基础剥离胶内,置于搅拌机器中,设定机器500转/分,持续搅拌15分钟;再加入备好的蜡粉,500转/分的速度下持续搅拌15分钟,最后加入备好的色浆,500转/分的速度下,持续搅拌40分钟,混合搅拌均匀,完全溶和,出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型转移材料用镀铝剥离胶,通过对固含量及粘度的改变,弥补现有技术中剥离胶存在的问题,达到企业及市场对剥离胶的要求,转移后镭射镀铝与纸张结合牢固,镭射镀铝卡纸耐折性(次数20以上)提高,具有好的印刷适应性,所有的的指标均达到国家VOC标准,残留溶剂及残留单体不超标,通过研究人员对剥离胶固含量(组成成分之一)的配比量及粘度等方面的改进,改变了原有工艺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达到了产品的技术指标,保证质量,为企业实现量产化提供了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大东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大东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54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