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渗稠油油藏的储层改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6190.8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9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肖淑明;张丁涌;冯庆伟;张德崇;曲占庆;张伟;张淑娟;李敏;李小龙;田华东;衣军;宋克炜;李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渗稠 油油 改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渗稠油油藏的储层改造方法,该低渗稠油油藏的储层改造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储层参数,选定试验区;步骤2,确定试验区的储层可压性;步骤3,确定试验区储层条件下的井壁稳定及孔眼稳定性;步骤4,确定在试验区特定储层条件下径向孔眼辅助压裂的裂缝形态;步骤5,确定径向孔眼参数;步骤6,确定单井生产成本、施工成本,进而确定开发经济性。该低渗稠油油藏的储层改造方法可以实现深层低渗敏感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突破现有技术瓶颈,为该类油藏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弥补了该类油藏开发技术中人工导流体系的理论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低渗稠油油藏的储层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低渗稠油油藏由于受自身岩石力学特性、储层物性、敏感性及流体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流度极低、且储层岩性上具有稠油疏松砂岩和低渗致密砂岩的双重特征,敏感性强,开发难度异常大,必须通过油层改造才能达到有效开采目的,现场试验表明,通过压裂防砂和水力径向射流均能起到了改善渗流的目的,但均未实现产能突破。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低渗稠油油藏的储层改造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水力径向射流诱导水力压裂,在这个复合改造工艺下,可形成缝网,增大泄油面积,改善稠油注气剖面、提高增产效果的低渗稠油油藏的储层改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低渗稠油油藏的储层改造方法,该低渗稠油油藏的储层改造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储层参数,选定试验区;步骤2,确定试验区的储层可压性;步骤3,确定试验区储层条件下的井壁稳定及孔眼稳定性;步骤4,确定在试验区特定储层条件下径向孔眼辅助压裂的裂缝形态;步骤5,确定径向孔眼参数;步骤6,确定单井生产成本、施工成本,进而确定开发经济性。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确定所开发低渗稠油储层的地应力大小及方向、弹性模量、泊松比、渗透率、孔隙度、岩石屈服强度、岩石抗拉强度这些岩石物性参数,选定试验区;校核套管强度确定施工最大压力。
在步骤2中,计算储层岩石的脆性指数BIN,由以下公式获得
En=(E-Emin)/(Emax-Emin);μn=(μmax-μ)/(μmax-μmin)
式中Bi为脆性指数,E为岩石弹性模量,μ为石英质含量;Emax和Emin分别为研究层段最大和最小静态杨氏模量,GPa;μmax、μmin分别为石英质的最大和最小含量;
计算储层岩石的断裂韧性KIN,由以下公式获得
式中K0IC为零围压下岩石断裂韧性,MPa·m1/2;St为岩石抗拉强度,MPa;
计算可压指数FIC,FIC=BIN*KIN并归一化处理,得出岩性储层的可压性评价方法,当FIC数值超过0.2认为该储层具备可压性。
在步骤3中,模拟分析井壁及孔眼壁在储层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应用最大剪切应力Tresca及最大塑性应变PEEQ两个参数评价,当Tresca应力超过岩石的最大抗剪切强度时认为井壁或孔眼壁发生坍塌,当塑性应变值PEEQ超过0.01时认为井壁或孔眼壁发生坍塌。
在步骤4中,在诱导应力场内裂缝沿孔眼轴线方向沿纵向扩展,扩展超出诱导应力场范围后受原始地应力场的影响开始转向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6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