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对象关系映射技术的数据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7124.2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9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郭猛;杨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 代理人: | 王晓明 |
地址: | 300020 天津市和***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对象 关系 映射 技术 数据处理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对象关系映射技术的数据处理系统,该框架提供了一整套的包括表单自动生成,数据自动验证、自动提交、消息自动处理的数据操作的机制。本发明当完成了ORM对象初始化后,对于数据操作时,仅需要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业务相关的逻辑开发上,而无需关注于数据的格式、长度、类型、主\外键有效性、唯一性检测等等繁琐,但经常遇到的问题。另外,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可以使后台的各类验证或自检消息无缝的发送到前台并展示给用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对象关系映射技术的数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的软件开发行业越来越依赖于基于螺旋模型的快速迭代的开发方式。应用的开发人员也需要一种能够快速完成开发任务的方式。现今,基于B/S的软件开发绝大多数采用了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框架来进行基础设计,而实际的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除了针对不同的要求完成“业务”部分程序开发之外,还需花费相当大的一部分开发成本在变更数据的存储,校验等问题上,而这部分的资源占用往往占用全部应用开发时间的50%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对象关系映射(ORM)技术的数据处理框架,应用该框架可以让开发者只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实现“业务逻辑”上,从而有效地提高PHP程序的开发速度,减少代码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对象关系映射技术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可视化界面模块,用于在初始化时根据创建的基本配置文件中的数据库连接信息,在应用程序成功连接到数据库后,通过应用程序扫描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表,然后通过ORM对象管理程序提供一个可视化的属性操作界面,用于设置与数据表关系一一对应的ORM对象的属性,并可确定开发者通过可视化界面模块形成的该属性操作界面进行数据变更操作时通过前台验证模块对参与操作的数据校验并当出现问题时自动生成有效提示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可视化界面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开发者对某个数据表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操作指令类型,根据请求参数生成若干个ORM对象实例,并当开发者需要将数据变更提交到数据库时,使用自身属性中定义的对于各个字段的说明进行自检,在所有数据都通过验证之后执行数据变更的操作,否则将自动生成错误提示信息并驳回操作请求;
FORM表单辅助模块,与所述可视化界面模块连接,用于根据ORM对象的属性提供统一的接口,用于生成在HTML页面中对数据进行操作的FORM表单元素以及根据请求的类型自动设置DOM对象的属性用于前台验证模块对数据初步自检;提供用于进行数据提交的Javascript程序,在数据提交时自动分析FORM元素下的各个子元素,并根据这些子元素的自身属性对数据有效性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通过AJAX的方式将数据变更的请求发送给服务端进行后续处理,如果数据验证失败,则自动报告失败原因,自动生成有效的提示信息;
后台数据验证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及FORM表单辅助模块连接,用于根据FORM表单辅助模块辅助生成的用于验证的表单属性,在后台对数据处理模块的校验后通过数据进行验证数据是否合法,并在验证通过后提供数据结构描述以形成数据结构映射对象。
所述可视化界面模块连接ORM对象初始化模块,用于自动检测应用程序的状态并在首次运行时创建可视化界面模块需要的:
基本配置文件,提供存储程序运行时需要使用的配置信息,存储程序会在初始化时自动加载该基本配置文件进行配置;
ORM对象定义文件目录,用于存储数据表结构映射文件。
所述可视化界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FORM表单辅助模块连接到消息显示处理模块,用于在前台显示所述可视化界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FORM表单辅助模块的校验、自检后形成的提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71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