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据分析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8904.9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84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韦天瀚;刘国庆;李海威;黄震廷;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港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分析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大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检索模块,数据滤出模块,数据聚类模块,和,信息提取模块;所述数据检索模块,用于数据检索,将数据集中的数据属性和属性值划分开来,构建双层索引结构;所述数据检索模块,首先为数据集中数据的属性建立上层索引;
其次对上层属性所对应的数据值建立索引,如果是数值型数据就构建B+树索引结构,如果是字符型数据就构建倒排索引;
索引的创建过程具体包括:
Step1 首先分析要为其建立索引的数据,如果已构建的索引中没有该数据,则在混合索引的第一层构建一个新的索引结点;
Step2 判断新添数据的属性值类型,若是数值型数据,则为其创建B+树索引;若是字符型属性则为其建立倒排索引结构;
Step3 重复执行Step1,之前构建的索引中如果存在当前属性,则不再向索引第一层增加新的结点,只把该属性的数据添加到第二层相应的索引中;
Step4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为所有的数据建立索引完成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滤出模块,用于数据检索后的数据滤出;所述数据滤出,采取以下均模型的变换形式:假设待变换项目i的评分向量为Ii={r1i,r2i,r3i,…,rmi}经均模型变换,向量Ii转换为均模型表示形式:
Ii′={t0,(t10,t11),(t20,t21,t22,t23),(t30,t31,…),…};
其中,t0为均模型第0层的唯一元素,(t10,t11)为第1层的两个元素,(t20,t21,t22,t23)为第2层的四个元素;以此类推,将项目评分向量转换为指定层数的均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聚类模块,用于数据滤出后的数据聚类分析;
所述数据聚类分析,采用预测强度的分析方法;所述预测强度方法如下:
(1)将待聚类原始数据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
(2)取聚类数为k,对上述两个子集进行聚类,聚类结果记为I型聚类;
(3)用训练集的聚类结果对测试集进行判别,结果记为II型聚类;
(4)在测试集自身聚成的各个类中,考查任一对样本点i和i’是否在II型聚类中被错分在不同的类,并记录被正确划分的比例;
(5)在这k个比例构成中,最小者即为当前聚类数k下的预测强度。
4.一种大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检索的步骤,数据滤出的步骤,数据聚类的步骤,和,信息提取的步骤;所述数据检索的步骤,用于数据检索,将数据集中的数据属性和属性值划分开来,构建双层索引结构;所述数据检索的步骤,首先为数据集中数据的属性建立上层索引;
其次对上层属性所对应的数据值建立索引,如果是数值型数据就构建B+树索引结构,如果是字符型数据就构建倒排索引;
索引的创建过程具体包括:
Step1首先分析要为其建立索引的数据,如果已构建的索引中没有该数据,则在混合索引的第一层构建一个新的索引结点;
Step2判断新添数据的属性值类型,若是数值型数据,则为其创建B+树索引;若是字符型属性则为其建立倒排索引结构;
Step3重复执行Step1,之前构建的索引中如果存在当前属性,则不再向索引第一层增加新的结点,只把该属性的数据添加到第二层相应的索引中;
Step4重复以上步骤,直到为所有的数据建立索引完成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港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港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89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架构数据互通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数据搜索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