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面铣刨专用吸扫车的吸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0692.8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68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斌;姚运仕;郭伟栋;张民东;任煜;杨杰;李超;高军;陆艳辉;李彦伟;石鑫;冯忠绪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面 专用 吸扫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面清扫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面铣刨专用吸扫车的吸扫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道路养护中,常用铣刨机铣刨旧路面,然后在铣刨面上加铺新料形成新路面。铣刨后的工作面残留大量骨料和粉尘影响新旧层粘结强度。
目前吸扫车所使用的吸扫装置主要是由伸出到车体外部的盘刷或滚刷和吸尘装置组成。盘刷利用旋转运动将路缘、边角、护栏下的垃圾进行横向清扫至吸尘装置工作区域,形成一条垃圾带,当吸尘装置经过垃圾带时,利用风机产生的负压将垃圾尘粒输送到垃圾箱中。该吸扫装置对路面上的一般垃圾有较好的清扫效果,对铣刨面的清扫效果却不好,尤其是细小粉尘更难达到好的清扫效果,盘刷会破坏铣刨路面,影响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面铣刨专用吸扫车的吸扫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缺陷,该吸扫装置清扫质量好且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路面铣刨专用吸扫车的吸扫装置,包括拖拽装置、反吹装置、吸料装置、吸料罩、导流板、除尘与集料装置、汇风室和引风装置;拖拽装置通过拉杆与吸料罩一侧的吸料罩支座铰接;n个矩形导流板将吸料罩分成n+1个矩形空间;每个矩形空间上安装有一个位于中心的吸料装置和两个位于吸料装置两侧的反吹装置;反吹装置包括快速接头和反吹口;反吹口设置在对应反吹装置的快速接头下端;吸料装置包括快速接头和吸料口;吸料口设置在对应吸料装置的快速接头下端;除尘与集料装置和吸料装置通过连接管连接,除尘与集料装置的出口与引风装置的入口相连,汇风室入口与引风装置的出风口相连接,出口与反吹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的,拖曳装置包括拖杆、第一拉杆、第二拉杆、调节杆和调节弹簧;拖杆上设有三个连接孔,通过第二销轴、第一销轴和第三销轴分别与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调节杆的一端铰接;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四销轴和第五销轴吸料罩支座铰接;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调节弹簧的一端连接,调节弹簧另一端通过第六销轴与第二拉杆铰接。
进一步的,拖杆的上端设置有若干用于将吸扫装置固定在吸扫车上的螺孔;吸料罩顶部安装有若干吊环。
进一步的,快速接头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四周设有若干螺栓孔,通过螺栓与吸料罩连接;固定板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反吹口接口端或吸料口接口端,另一端连接有软管接口端;软管接口端内套接了内接口端,软管接口端与内接口端之间设有多个防滑倒齿,内接口端外径小于软管接口端的内径;反吹口接口端和吸料口接口端位于吸料罩内,软管接口端位于吸料罩外。
进一步的,反吹装置的反吹口接口端上连接有反吹口,吸料装置的吸料口接口端上连接有吸料口。
进一步的,反吹装置的反吹口朝吸料口一侧倾斜设置,吸料口和反吹口都呈扁平状。
进一步的,吸料罩底部四周镶有橡胶。
进一步的,除尘与集料装置包括若干级除尘器和用于收集对应除尘器所收集粉尘的集料箱。
进一步的,吸料罩四周铰接有支撑小轮,吸料罩离地距离为0~50mm。
进一步的,导流板离地面的距离大于吸料罩离地面的距离。
进一步的,吸料装置的吸入风量大于反吹装置的压入风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没有扫刷和滚刷等调节机构,吸料罩处于相对密封状态,从反吹装置出来的反吹气流将铣刨后路面残留废料和粉尘从吸料装置的吸料口输送到垃圾箱中。整个吸扫过程在吸料罩中进行,吸料装置的吸入风量大于反吹装置的压入风量,罩内始终保持负压状态,清扫质量高,且不会发生含料气流外溢产生吸扫作业二次污染。
吸扫装置的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铰接形成四杆机构,通过调节弹簧和支撑小轮不仅实现吸扫装置与路面的平行度调节,可平行升降自由运动,而且可实现对吸扫装置向上拉力调节,使吸扫装置工作时与清扫路面成半浮动平衡状态,遇到障碍自由上升或下落,适应路面状况。
吸扫装置和反吹装置均包括快速接头,与输送软管连接时简单方便快捷,吸料口和反吹口更换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吸扫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吸扫装置(去掉除尘装置、汇风室、引风装置)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吸扫装置的快速接头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06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