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包包底冲击区工作层用超细粉浇注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51530.6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1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高梅;王团收;任林;刘丽;赵伟;张盛;茹冬冬;付杰豪;代克强;车晓梅;刘美荣;滕国强;赵冉;徐业兴;张晗;郭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包 冲击 工作 层用超细粉 浇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包包底冲击区工作层用耐火材料,具体的说是一种钢包包底冲击区工作层用超细粉浇注料。
背景技术
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因其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抗热震性能和抗渣性能好等特点,已作为钢包内衬材料广泛应用于精炼钢包中。随着电加热和真空精炼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受钢时间延长,钢包包衬材料的寿命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特别是包底冲击区的寿命不能满足连铸工艺的要求。普通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很难达到使用要求,需要多次修补。从实际使用情况分析,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的侵蚀大都从基质开始,基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对浇注料的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钢包包底冲击区工作层用超细粉浇注料,超细粉使浇注料更加致密,使气孔孔径变小,促进六铝酸钙(CA6)的生成,使基质结构得到优化。该浇注料具有较高的常温强度、高温强度,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折强度、抗渣侵蚀性和抗渣渗透性,可以提高钢包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种钢包包底冲击区工作层用超细粉浇注料,按照以下述重量百分比制成: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粒径为300目的烧结尖晶石细粉和粒径为400目的烧结尖晶石细的重量比为5∶3。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粒径为300目的烧结尖晶石细粉和粒径为400目的烧结尖晶石细粉的Al2O3含量为70~75wt%,MgO含量为25~30wt%。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棕刚玉颗粒中Al2O3含量≥96wt%。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白刚玉颗粒中Al2O3含量≥99wt%。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白刚玉细粉中Al2O3含量≥99wt%。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α~氧化铝微粉中Al2O3含量≥99wt%。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水泥中Al2O3含量≥70wt%。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外加剂主要是由适量的减水剂、稀释剂和防爆剂组合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钢包包底冲击区工作层用超细粉浇注料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
将5~15wt%的粒径为15-8mm棕刚玉颗粒,10~15wt%的粒径为8-5mm白刚玉颗粒,2~9wt%的粒径为5-3mm白刚玉颗粒,25wt%的粒径为3-1mm白刚玉颗粒,10wt%的粒径为1mm-0.08mm白刚玉颗粒,9~11wt%的粒径为180目白刚玉细粉,1~3wt%的粒径为白刚玉320目细粉,5~9wt%的粒径≤1u的α-氧化铝微粉,5wt%的粒径为300目的烧结尖晶石细粉和3wt%的粒径为400目的烧结尖晶石细粉,4wt%的水泥,1wt%的钢纤维和适量外加剂,混合后干混3分钟,再外加5%~5.5%wt的水搅拌5分钟,振动浇注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烧结尖晶石超细粉可以通过固溶反应提高材料中固相间的结合程度,从而改善制品的性能;烧结尖晶石超细粉会促进六铝酸钙(CA6)的生成,六铝酸钙是结合相,填充在主晶相和次晶相之间,在刚玉相和尖晶石相之间穿插,形成网络结构,将刚玉相和尖晶石相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基质结构得到优化,有助于提高浇注料的抗渣侵蚀性和抗渣渗透性。烧结尖晶石超细粉可以显著提高浇注料的强度,尤其是高温抗折强度;提高了浇注料的综合性能,有效提高了钢包的使用寿命,并且该发明加入了钢纤维,增强了钢包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并且提高了本发明的抗冲击性,但是钢纤维的加入提高了钢包的气孔率从而影响其抗渣渗透性,因此通过烧结尖晶石超细粉和不同粒度的刚玉相的添加降低气孔率和气孔孔径,从而使本发明在具有抗渣渗透性同时具有高耐磨和高抗冲击性;气孔率过低则容易降低其抗爆裂性能,因此该发明通过其添加保证气孔率达到适宜的平衡效果,在提高其抗渣侵蚀性和抗渣渗透的同时也避免抗暴爆裂性能的降低,因此该发明在保证气孔率的同时降低了气孔的孔径,所以本发明在提高其抗渣侵蚀性和抗渣渗透的同时也避免抗暴爆裂性能的降低。
因此,本发明所制备的浇注料综合性能好、高温性能优异,使用寿命延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1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火墙砖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转炉出钢口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