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法兰自锁接头大口径低刚度平衡挠性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3141.7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7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周炜;姚元鹏;马芳芳;赵文博;张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北京明航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107 | 分类号: | F16L27/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杨金才 |
地址: | 43003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挠性管体 扣压接头 骨架层 内胶层 外压环 平衡挠性接管 自锁接头 大口径 低刚度 活法兰 内压环 外胶层 减振降噪效果 对称结构 对称设置 管体两端 接头结构 位移补偿 一体成型 由内向外 焊缝 环形盘 前端面 扣压 硫化 侧壁 反包 后翻 开焊 挠性 蠕变 接管 老化 | ||
本发明为一种活法兰自锁接头大口径低刚度平衡挠性接管,包括挠性管体、扣压接头,所述挠性管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胶层、骨架层、外胶层,所述挠性管体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所述的扣压接头。所述扣压接头包括外压环、内压环,所述外压环外套在所述挠性管体端部的内胶层外,所述骨架层前端向外向后翻折反包住所述环形盘前端面与侧壁,所述挠性管体的内胶层、骨架层、外胶层、外压环、内压环经硫化一体成型。通过其管体两端的对称结构以及扣压接口的结构,解决了传统接管易蠕变、老化、失效、存在拔脱风险、接头结构复杂、自重大、挠性差、减振降噪效果差、位移补偿性能不足,焊缝容易开焊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法兰自锁接头大口径低刚度平衡挠性接管,属于管道连接件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各类油、水等工作介质的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船舶等各类工业领域中,液压、气压等管路在热胀冷缩、振动冲击等因素的作用下,会产生相应的力和位移,因此在管路系统中大量采用橡胶挠性管体,起到减振降噪、抗冲击、位移补偿和传递介质的作用,在设计和使用中,不仅需要考虑管体耐压强度、耐疲劳性能、位移补偿能力等要求,还需要考虑挠性管体规格尺寸、产品重量和接头安全可靠性等要求。
通常管路系统设计中,在正常工作状态且具备一定的安装空间的情况下,多使用具有较低刚度、较大位移补偿量的挠性管体产品;挠性管体的安装使用条件确定后,一方面需要考虑保证管体性能,另一方面需要考虑接头可靠性,然后需要通过优化设计将挠性管体各方面性能达到理想状态。通常在设计过程中,通过管体结构设计、材料选用以及合理的工艺过程可以实现挠性管体管体性能,而对于挠性管体接头结构,需要根据不同安装使用条件来进行设计和选用。
在传统技术中,DN150通径以下的低刚度挠性管体多采用扣压式接头结构(见图1),通过扣压将接头外套顶压变形,压力作用在管体骨架材料上,达到一定的周向压合面积,从而保证接头的密封性和抗拔脱性,在常规设计中,工作压强不变,随着通径的增加,作用在接头上的拔脱力呈通径的平方增加,需要增加扣压量来保证接头的有效性,但压合力仅是随着通经单次方增加,当通径超过DN150时,不仅扣压设备和工艺需要重新调整,为了保证接头抗拔脱性扣压深度也必须随之增加,而骨架材料因此发生断裂失效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扣压量将达到一个极限,如采用该结构需要更为细致复杂的分析计算,但仍无法完全避免风险。因此,在通常设计和使用中大口径的挠性管体更多采用翻边活法兰式(见图2)、固定法兰式(见图3)等结构,或直接采用金属波纹管或刚性连接方式。翻边活法兰式挠性管体、固定法兰式挠性管体以及金属波纹管在安装使用中各有优劣,简述如下:
翻边活法兰式挠性管体:法兰可自由旋转,便于安装,但密封面采用橡胶翻边结构,易蠕变、老化导致失效,且存在拔脱风险,不适用于长度较大的挠性管体;
固定法兰式挠性管体:接头具有优异的抗拔脱性和密封性,但法兰为固定总成,不便于安装,接头结构复杂导致挠性管体重量较大;
金属波纹管:可适应各类安装条件,环境适应性、耐候性强,但刚度较大,金属管体减振降噪效果差,位移补偿性能不足,需要安装限位保护且存在焊缝开焊等风险。
所以亟需一种活法兰自锁接头大口径低刚度平衡挠性接管,来解决传统接管易蠕变、老化、失效、存在拔脱风险、接头结构复杂、自重大、挠性差、减振降噪效果差、位移补偿性能不足,焊缝容易开焊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法兰自锁接头大口径低刚度平衡挠性接管,来解决传统接管易蠕变、老化、失效、存在拔脱风险、接头结构复杂、自重大、挠性差、减振降噪效果差、位移补偿性能不足,焊缝容易开焊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北京明航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北京明航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31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操纵机构、车辆及档位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磁感应内胀式充分热熔连接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