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FPGA架构的复合主动均衡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54652.0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5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万仁卓;邹崇涛;王骏;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fpga 架构 复合 主动 均衡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衡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FPGA架构的复合主动均衡电路。
背景技术
均衡控制是电池组均衡技术是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之一,建立在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的精确测量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评估方法得到剩余电量和SoC,进而对单体电池的剩余电量进行均衡处理。绝大多数的电池应用需要比单个或数串电池更高的电压,所以使用过程中往往是多电芯、多电池包的组合应用。而电芯间的不均衡在电池组系统中很常见,如果缺乏均衡技术,会导致电芯过充、充电不足甚至过度放电,大大缩短电池寿命。所以说均衡对锂电池系统尤为重要。
目前的电池均衡电路设计主流方案有:
1.被动均衡式电路设计:就是把整组电池系统中,串联成组的单体电池电压差异性,通过BMS进行电压采集,以事先预设的充电电压的“上限阈值电压”为基准,任何一只单体电池只要在充电时最先达到“上限阈值电压”并检测出与相邻组内电池差异时,即对组内单体电压最高的那只电池,通过并联在单体电池的能耗电阻进行放电电流,一直到电压最低的那只单体电池到达“上限阈值电压”为一个平衡周期。通过放电均衡的办法让电池组内的电池电压趋于一致。
2.基于Freescale芯片的主动均衡电路设计:通过类似于Freescale芯片等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搭建硬件电路,为芯片写入一定程序控制此硬件电路来控制均衡,但硬件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3.单均衡电路的电池管理系统。
在整个电池均衡系统中根据电池数量/功率大小/空间成本选择使用一种均衡电路结构。
电池管理的均衡技术如此重要,但现有技术方案存在效率不高、成本高、电路复杂、稳定性差等缺点;所以,针对现有技术效率和成本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架构的复合主动均衡电路设计。
现有的被动均衡式的电路,采用电阻耗能,会产生热量,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同时均衡电流很小,通常情况下小于100mA,对大容量电池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记,电池荷电状态估算(SoC)精度也很低。由于放电电阻不能选得太小,充电结束时,根据电池特性往往小容量电池的电压是最高的,所以在均衡时,放掉的恰恰是小容量电池的电量,反而会加大了电池间的互差。而且因为电池的能量被电阻消耗,能量效率很低。
现有的Freescale方案虽可以实现电源管理系统主动均衡的策略,但因单体电池和电池包数量多使这种方案存在如下问题:
工作效率低。因为FreeScale芯片并不具有强大的并行处理数据的功能,所以当同时控制多组电池时,不能实现快速均衡。
电路复杂,安全性能差。由于面临多路的电压、电流和温度采集,以及均衡控制电路和控制策略,导致电路元件大大增加,电路复杂,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
成本高,包括开发成本和维护或升级成本。每个电池包都需要一个控制器、多个电池包之间也需要一个控制器,使用FreeScale方案就意味着芯片用量大、元器件多、电路面积大,造成硬件成本高的问题。FreeScale芯片是定制好了的芯片,一款FreeScale均衡系统只能对应特定电池包,当电池组改变或改变均 衡方式时就需要重新配置控制系统,致使该方案开发周期长,后期成本高。
稳定性差。FreeScale方案需要多个MCU的共同配合,开发难度大,致使系统的稳定性不高。
易被仿制。系统过于依赖硬件电路实现,而硬件电路很容易被抄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FPGA架构的复合主动均衡电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电池组、电池信息采集电路、均衡电路和FPGA模块,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信息采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信息采集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FPGA模块与所述均衡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均衡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组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4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电路和终端设备
- 下一篇: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