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套管悬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59646.4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2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晓新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E21B3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悬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井下入套管、下入尾管、固井作业和固井井下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泥固井装置。
背景技术
固井是钻完井作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下套管、尾管和注水泥。固井技术具有系统性、一次性和时间短的特点,固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和支撑油气井内的套管、尾管,封隔油、气和水等地层。
最上面的固井是表层套管固井,钻井过程中往往还要下技术套管固井,最深的井底往往还要下入尾管(包括尾管悬挂器等)固井,和公路的隧道、煤矿中的巷道一样,钻井过程中也会遇到井塌、高压和不稳定的地层。油层未钻穿前,油气水在地层中处于平衡和封隔的状态,钻穿后油气水层连成一体。所以为了开采油气,必须下油层套管注水泥,将油气水层严密封隔;同时,油层套管在生产时是油气藏向井口输送的通道。
套管扶正器是套管下入井后的提高水泥固井质量关键装置,其作用是将套管在裸眼井壁的环形空间悬空、支撑、扶正、居中起来,依靠水泥固井以封隔油气水层,使套管成为油气通向井中的通道。
因此,固井作业相关配套的套管扶正器设备得以广泛应用。
目前国内外的固井作业相关配套的套管扶正器主要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固井弹性扶正器。通过弹簧片将套管扶正,该固井弹性扶正器不能保证套管扶正、居中、悬空起来:特别是在大斜度井、水平井中,受到套管重力影响;套管不居中;固井质量不佳。
第二种固井刚性扶正器。该固井刚性扶正器虽然保证了井筒的套管部分居中,但是要做到完全居中,特别是在水平井段、扩眼井段、大肚子井段,仍然是业界的难题。给水泥固井作业带来困难,给水泥固井后封固质量带来困难;给层间封隔带来困难;给油气水的隔离带来困难;不利于套管井的长期有效生产。
中国专利CN 201210359506.2(专利名称为:液压套管扶正器;申请日为:2014.04.23;)公开了一种液压打开式的套管扶正器。
包括:一种液压套管扶正器;用于扶正套管串;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套管扶正器包括中心管、扶正接头、第一球、销轴、第一固定盖、液缸、固定螺钉、第二球、第二固定盖、活塞、液压通道、阀、丝堵、扶正臂、斜板及拉簧;所述中心管的一端套接着所述扶正接头;所述扶正接头相对所述中心管的一端伸出;所述扶正接头的外壁上嵌入所述第一球的一部分,所述第一球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盖固定在所述扶正接头的外壁,所述第一球的另外部分由所述第一固定盖伸出;所述第一球用于扶正所述套管串,所述中心管的另一端套接着所述液缸,所述中心管相对所述液缸伸出,所述液缸与所述中心管通过所述固定螺钉连接,所述液缸的外壁上嵌入所述第二球的一部分,所述第二球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盖固定在所述液缸的外壁,所述第二球的另外部分由所述第二固定盖伸出,所述第二球用于扶正所述套管串,所述液缸与所述中心管之间设有所述活塞,所述活塞可相对所述液缸轴向移动,所述液缸中设有液压通道,通过所述液压通道连通所述活塞和所述中心管,所述丝堵穿过所述中心管并封堵所述液压通道,所述扶正接头与所述液缸之间顺次设置着所述扶正臂和所述斜板,所述扶正臂的一端与所述扶正接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扶正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斜板的斜面相齿合,所述扶正臂用于扶正所述套管串,所述斜板直角边抵顶在所述活塞上,所述斜板用于撑起所述扶正臂,所述扶正臂上设有所述拉簧;所述套管串下放过程以及注水泥过程中,所述扶正臂不工作,通过所述第一球和所述第二球扶正所述套管串,固井时,所述丝堵被撞落,所述液压通道与所述套管串连通,所述套管串憋压,通过压力作用使得所述活塞推动所述斜板移动,强制所述扶正臂打开,从而扶正所述套管串。
中国专利CN 201420718130.4(专利名称为:双液缸套管液压扶正器);申请日为:2014.11.26)公开了:双液缸套管液压扶正器。
包括:一种双液缸套管液压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扶正弹簧撑、左液压装置和右液压装置;在中心管中部安装有能中部向外撑起的扶正弹簧撑,在扶正弹簧撑左侧的中心管上固定安装有能将扶正弹簧撑左端边向右推的左液压装置;在扶正弹簧撑右端的中心管上固定安装有能将扶正弹簧撑右端边向左推的右液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晓新,未经陈晓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96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