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隙可调立式玉米摘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65070.2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16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耿端阳;刁培松;张道林;张银平;李玉环;姜萌;何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向节传动轴 定位轴 拉茎辊 摘穗辊 万向节 主动轴 玉米摘穗装置 间隙可调 可调轴座 可调轴承座 调节方便 结构间隙 螺母固定 摘穗装置 长槽孔 传动轴 定位座 连接轴 螺纹杆 铰接 销轴 轴座 轴承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间隙可调立式玉米摘穗装置,包括主、被动摘穗辊,主动轴,主拉茎辊轴座,上万向节定位轴、传动轴,长、短拉茎辊,连接轴,下万向节传动轴座、定位轴,可调轴座;主动摘穗辊位于主动轴上部,短拉茎辊位于主动轴下部,被动摘穗辊上部安装在上万向节传动轴上,被动摘穗辊下部与长拉茎辊、下万向节传动轴座内的轴承相连,下万向节定位轴上部通过销轴与下万向节传动轴座铰接在一起,下万向节定位轴的下部穿过机架上的长槽孔后,固定在可调轴座内,该可调轴承座通过其螺纹杆上的2个调节螺母固定在定位座上,该结构间隙调节方便,且有利于提高立式摘穗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间隙可调立式玉米摘穗装置。
背景技术
立式玉米摘穗装置作为立式割台玉米收获机的核心部件,其结构简单,重量轻,功耗少,且作业过程对果穗啃伤少,所以该机型是纵卧辊式玉米收获机的一个重要补充。但是该机型长期以来由于立式摘穗辊组间隙无法调整导致对不同玉米品种、含水率的适应性受到很大限制,如黄淮海地区玉米直径只有20~25mm,而东北地区玉米直径达到40mm之大,所以在收获过程容易出现堵塞或断茎,严重影响了该机的工作可靠性和跨区作业的实现,进而影响了该机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间隙可调立式玉米摘穗装置,实现了对立式摘穗辊组间隙的调整,能够对不同直径的玉米进行摘穗,扩大的收割机作业的地域范围,有利于不同地域的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间隙可调立式玉米摘穗装置,包括分动箱,驱动圆柱齿轮组,主动摘穗辊,主动轴,链轮,短拉茎辊,主拉茎辊轴座,机架,上万向节定位轴,销轴,上万向节传动轴,被动摘穗辊,长拉茎辊,连接轴,下万向节传动轴座,下万向节定位轴,可调轴座,定位座和调节螺母;
所述主动摘穗辊通过花键套在所述主动轴上,所述短拉茎辊通过花键安装在所述主动轴的下部,所述链轮安装在所述主动摘穗辊与所述短拉茎辊之间,所述主动轴下部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主拉茎辊轴座上,所述主拉茎辊轴座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主动轴的上部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分动箱上;所述被动摘穗辊上部安装在所述上万向节传动轴上,所述上万向节传动轴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上万向节定位轴的一端相铰接,所述上万向节定位轴另一端设有所述驱动圆柱齿轮组;所述被动摘穗辊的下部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长拉茎辊连接,所述连接轴在所述长拉茎辊内与所述下万向节传动轴座内的轴承相连,所述下万向节定位轴上部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下万向节传动轴座铰接,所述下万向节定位轴的下部穿过所述机架的长槽孔固定在所述可调轴座内,所述长槽孔的长度大于所述下万向节定位轴的直径,所述可调轴座的螺纹杆通过2个所述调节螺母固定在所述定位座上。
优选的,所述主动摘穗辊和所述被动摘穗辊都为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短拉茎辊包括短锥体、上锥体座、下锥体座和凸棱,所述短锥体为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内空结构,所述凸棱均匀焊接在所述短锥体的外表面,所述上锥体座焊接在所述短锥体上部的内腔中,所述下锥体座焊接在所述短锥体下部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凸棱设置4~6个;
优选的,所述长拉茎辊包括长锥体上座、长锥体、直凸棱和下锥体座,所述长锥体为上大下小的中空结构,所述直凸棱均匀焊接在所述长锥体的外表面,所述长锥体上座焊接在所述长锥体上部的内腔中,所述下锥体座焊接在所述长锥体下部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直凸棱设置4~6个;
优选的,所述长拉茎辊设置在所述被动摘穗辊的下部,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长拉茎辊,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机架的长槽孔后安装在所述可调轴承座上的调心轴承上,所述可调轴承座的螺纹杆通过两个所述调节螺母固定所述在定位座上。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50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