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65437.0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4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锦;徐骏伟;尹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创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21314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攻型牙 种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
背景技术
当牙齿遇到蛀牙、断牙、牙周病而拔牙后,人工植牙是目前治疗缺牙常见的治疗手段,其主要是将具有生物可相容性的金属人工牙根植入缺牙处的齿槽骨中,通过人工牙根和齿槽骨的紧密集合,以人工牙根作为基座安装齿模。
口腔种植体技术已经走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叶状结构、柱状结构到现在使用的螺纹结构。需要注意的是,种植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种植体初期的稳定性还是不够高。尤其是,早期种植体周围的骨丧失,一致是牙科领域比较头疼的难题。传统的种植体的冠口(颈圈)区域,往往表面光滑或者设置几圈环形凹槽,不易于嵴顶处的攻入,种植体过程中不断挤压牙槽嵴会加剧牙槽嵴的骨丧失;另外,经种植体和骨组织良好结合后,其附着面积较小,不易提高种植体骨结合强度;在外部的载荷及约束的条件下,皮质骨所受应力、应变均有所增大,且易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还需要指出的是,其可容纳的牙槽骨量较少,稳定性也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方便牙种植体进行自攻;附着面积增大,易提高种植体骨结合强度,后期应力水平较低,牙齿十分坚固的;旋入阻力小,自攻性能好,且可容纳的牙槽骨量较多,稳定性高的自攻型牙种植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其包括本体,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旋入端和用于连接牙假体的冠口端,冠口端的外侧面上设有起始于本体,并终止于冠口端的口部边缘的双头螺纹。
通常,双头螺纹也叫双螺旋螺纹,本发明也可以用其他多头螺纹,其螺纹升角较大(容易滑动),与嵴顶旋合形成的摩擦力较小,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方便牙种植体进行自攻。应当认识到,尤其对于传统的冠口外侧面表面光滑或者设置几圈环形凹槽的种植体而言,本发明置入过程中对嵴顶的骨的破坏最小,使其在咬合过程中使骨的受力小、分布均匀,避免局部应力集中。本发明种植后的冠口(颈圈)外圆面区域附着面积增大,易提高种植体骨结合强度,后期应力水平较低;在外部的载荷及约束的条件下,皮质骨所受应力、应变均有所减小,且不易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牙齿十分坚固。另外地,旋入嵴顶时阻力也小,自攻性能好,且可容纳的牙槽骨量较多,稳定性高。
优选地,双头螺纹的螺纹槽为弧形沟槽,可以更好地贴合较硬的皮质骨,减少皮质骨上的压力。在另一个优化的实施方案中,可为半圆形。颈部圆弧形冠状螺纹更好地阻止边缘骨吸收(边缘骨吸收在顶部第一螺纹附近稳定),与不带沟槽的种植体相比,骨组织在沟槽内的形成速度更快。
进一步地,双头螺纹的两端分别向本体和冠口端的口部边缘渐缩并消散,加工方便,且种植应力集中小,方便软组织过渡。
具体地,本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从旋入端的外缘处至冠口端的方向上螺旋的螺旋槽,螺旋槽与双头螺纹同向螺旋;本体上设有多个与螺旋槽同向螺旋的第一切削槽,每个第一切削槽的螺旋中心线均与螺旋槽的螺旋中心线相交,第一切削槽起始于螺旋槽靠近旋入端的至少10%长度处,并终止于螺旋槽靠近旋入端的至多90%长度处。同理地,螺旋槽也可为多螺旋结构,进一步增强旋紧的容易度。第一切削槽的下方正好为螺旋槽的起始端,便于加工位置的找准。本发明的自攻型牙种植体在旋入时,依次切削皮质骨和松质骨。下顶部与骨组织逐渐接触,递进式地切入使切削力和挤压力更合理,各方向的力更均衡,保证种植体的植入精度,有效地避免了因切削力过低造成切削困难及切削力及切削力过高造成骨灼伤的情况。根据机械原理,螺旋状槽丝锥比竖直槽丝锥的切削速度快30%-50%。又因为本发明人工牙种植体旋入的时候切削是依次递进的,转动起来振动比较小,不容易卡死,而不是竖直自攻槽那样集中在一根线上。更重要的是螺旋状自攻槽特有的后排屑特点,既能避免骨屑堆积造成压力增大使得牙槽骨开裂的风险,也能使骨组织产生一定的挤压,增加初期的稳定性。
同理,为了增强旋入过程中的中上段的上述旋转切削特性,本体上设有多个与螺旋槽同向螺旋的第二切削槽,第二切削槽起始于螺旋槽靠近旋入端的至少15%长度处,并终止于螺旋槽从旋入端起始的最多全部长度处;第一切削槽和第二切削槽间隔设置并均布于本体外侧面上。通过第二切削槽,可实现多段切削,并增强中上段的旋转切削特性,本发明采用中段切削槽设计,其主要切削路径上的多余松质骨,自攻能力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创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创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54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成型模具上的防漏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卷阳帘框架生产的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