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用浇道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65996.1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0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洪;马兆元;蒋复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万兴纸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道 铸造 增强材料 粘接材料 回用 硅酸盐纤维 硅烷偶联剂 酚醛树脂 铁水浇注 碳化物 浇口 稀释 修边 整型 成型 检验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用浇道管,采用下述原料制成:硅酸盐纤维占60‑70%,增强材料占总量的30‑40%,粘接材料占总量的2‑5%,再按照按千分之八的浓度加入水,经搅拌、稀释、成型、干燥、整型和修边检验制得,所述增强材料为酚醛树脂,所述粘接材料为硅烷偶联剂。本发明制成的浇道管经铁水浇注后,浇道管形成碳化物,对铸造浇口铁直接回用,铸造沙的回用处理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用浇道管。
背景技术
铸造业是机械工业的基础产业,铸造在机械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铸造技术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技术之一,是机械产品供给侧。据资料表明2015年我国现有铸造企业2.2万家,就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2500万吨铸件。隨着中国制造享誉国外,促使机械制造业蓬勃发展,铸造业的铸件体积大、质量重,型状复杂,技术要求高的产品,必须通过安装浇道管来灌注高温铁水,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铸造企业都是釆用传统陶瓷耐火材料浇道管,该产品的承接方法为对接,容昜产生漏砂影响铸件产品的品质,漏砂严重时使之铸件产品报废。在铸件浇注结束后陶瓷浇道管内,使必留有铁水而冷却后形成浇道铁棒,回收利用铁棒时必须把陶管打碎剝离,这是一道必做的工序,花费劳力完成,同时带来了固体垃圾处理成本。对回收利用铸造用砂带来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水浇注后,浇道管经过高温后形成碳化物,对铸造浇口铁直接回用,铸造沙的回用处理简单的铸造用浇道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造用浇道管,采用下述原料制成:硅酸盐纤维占60-70%,增强材料占总量的30-40%,粘接材料占总量的2-5%,再按照按千分之八的浓度加入水,经搅拌、稀释、成型、干燥、整型和修边检验制得。
优选的,所述增强材料为酚醛树脂。
优选的,所述粘接材料为硅烷偶联剂。
本发明的铸造用硅酸盐质浇道管是纤维类制品,通过多种材料的组合,经特殊的制造设备,制造成各种规格管状的制品具有耐高温的特牲,在浇注铸件前安装浇道时,可根椐铁水流量、流向需要进行选择浇道管直径、变径、转弯、三通、四通,浇道所用管及管件全部采用插接的方法,灌注系统承接牢固不漏砂。本发明的预埋在铸造沙内,在缺氧状态下1300度以上高温铁水顺畅通过,同时在高度状态下自行变质碳化形成烧结物“碳灰”。解决了使用传统陶瓷浇道管诸多缺点,提高了铸件的合格率,增加了铸件的品质,減少了固体废料的处理,对回收铸造原料和回用砂利用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生产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选用的硅酸盐纤维占60%,酚醛树脂38%,硅烷偶联剂2%。加入搅拌机1内进行搅拌,直至物料搅拌均匀为宜。打开阀门2,搅拌均匀的组合料进入稀释池3,并按千分之八的浓度加入水进行稀释;稀释浆进入循环浆池4,循环浆池4内的稀释浆由动力泵5输送到成型机6的浆室61内,成型机安装所需产品规格的模具62,模具62自动沉入浆室61内,按照程序设定时间进行真空吸敷浆料,完成后自动提升至转移模63吸取管件湿坯后,经滑轨64的气缸推动向前移送至步进干燥机7自动卸下;成型后的管件湿坯进入干燥室,经高温循环热风干燥后,蒸发脱水至含水率55%。管件湿坯经脱水后称之毛坯,毛坯脱水后含有适当水分同时收缩变型,经人工放入整形机8模具,进行高温热压后转移至检验台9。毛坯经热压整型后增加了产品强度和挺度,提高管件内壁的光洁度。热压的压力按管件受压表面积调正。;修边检验:去除管件的飞边,同时对产品逐件检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万兴纸塑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万兴纸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59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