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分布式微气象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67509.5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6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郑路遥;严碧武;龚浩;方书博;陈汉超;程远;钱江;王强;唐保国;王剑;吕军;向念文;章涵;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W1/02 | 分类号: | G01W1/02;G01W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分布 式微 气象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分布式微气象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监测得到输电线路OPGW的温度分布;步骤二、计算与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多次监测获得的OPGW温度分布,计算架空线上每一监测点在时间上的温度梯度;步骤三、计算与数据处理单元根据获得的OPGW温度空间分布,计算架空线上沿空间分布的温度梯度;步骤四、分别设定不同雨量条件下时间温度梯度阈值和空间温度梯度阈值;步骤五、根据输电线路全线的温度梯度分布,判断输电线路上的降雨分布信息及雨量大小信息,实现输电线路的分布式降雨监测。本发明具有监测方法智能化程度高、便于计算机进行自动分析判断输电线路分布式降雨信息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特别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分布式微气象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输电线路架设于外部自然环境中,其输电能力和性能直接受制于外部微气象,如温度、湿度、风速等,其中降雨的监测也是评估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的关键因素。
申请号为201510260152.X的专利申请: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降雨型滑坡灾害预警系统和方法,提供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降雨型滑坡灾害预警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降雨量监测系统和预警终端,通过对可能发生降雨型滑坡灾害的监测塔位进行滑坡灾害易发性的评估、监测塔位选择、降雨量监测数据采集、滑坡预警和降雨量监测数据的显示,完成对输电线路的降雨型滑坡灾害进行预警。
由于输电线路纵横延伸几十甚至几百千米,各线路路段的降雨也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而传统的微气象监测多采用点式的监测方法,只能反映局部区域的降雨特征,并不能反映整条输电线路全线的降雨特征,因此难以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全线路评估。不利于线路技术人员实时掌握线路的环境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出现线路运行故障。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输电线路分布式微气象监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输电线路分布式微气象监测方法,具有监测智能化程度高、监测覆盖面广、便于自动判断识别的特点,对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的监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电线路分布式微气象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监测得到输电线路OPGW的温度分布T(xi,tm);
步骤二、计算与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多次监测获得的OPGW温度分布,计算架空线上每一监测点在时间上的温度梯度Tt(xi,tm);
步骤三、计算与数据处理单元根据获得的OPGW温度空间分布,计算架空线上沿空间分布的温度梯度Tx(xi,tm);
步骤四、分别设定不同雨量条件下时间温度梯度阈值Ttl和空间温度梯度阈值Tx0;
步骤五、根据输电线路全线的温度梯度分布,判断输电线路上的降雨分布信息及雨量大小信息,实现输电线路的分布式降雨监测。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时间上的温度梯度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tm为监测点时间,下标m为时间监测点编号;n为时间采样数;tm+j+1-tm+j=△t为系统数据的时间采集间隔。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沿空间分布的温度梯度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75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床水文地质综合勘查系统
- 下一篇:阵列式组合透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