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67656.2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8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文丽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3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座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座椅一般均为与臀部相接触位置处的宽度大,与大腿内侧相接触位置处的宽度小,这样设计具有合理性,能够减少长时间骑行时座椅与大腿内侧相互摩擦给骑行者带来的不适以及身体伤害。但当长时间骑行需要休息时,这种结构的座椅舒适度就很差了,其仍然使大腿内侧与座椅相接触,不能使大腿内侧的肌肉疲劳得到有效缓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自行车座椅,以解决现有座椅存在的设计缺陷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自行车座椅,包括固定于连接梁端部的主座,主座包括内弹性支撑体以及包覆其外的皮层,皮层包括上表层以及位于两侧的侧层,自主座尾部指向座椅头部方向,主座宽度逐渐变小,所述主座两侧均设置有附座,附座套设且能固定于连接梁上,附座靠近主座的侧边与主座的侧层形状相匹配,当附座表面升至与主座上表层高度一致时,附座与主座拼接为一矩形状座椅结构,自主座尾部指向座椅头部方向,该矩形状座椅结构宽度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主座下方的连接梁上固定设置有螺纹套,螺纹套下方的连接梁上套设有轴承,轴承内圈工有与螺纹套相匹配的螺纹,附座固定于轴承外圈上;
轴承内圈下端部位置低于轴承外圈下端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套与主座之间的连接梁上固定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外径大于轴承外圈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下方的连接梁上固定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外径大于轴承内圈的外径。
本发明所述的自行车座椅,在骑行过程中使主座两侧的附座降低,与骑行者臀部相接处的仅有主座,从而在骑行过程中减少座椅与大腿内侧相互摩擦给骑行者带来的不适以及身体伤害;当长时间骑行需要休息时,将附座升至与主座平齐状态,附座与主座拼接为一矩形状座椅结构,骑行者坐在上面感觉舒适,避免了大腿内侧与座椅侧层的继续接触,能够使大腿内侧的肌肉疲劳得到有效缓解。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自行车座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自行车座椅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座、2.附座、3.连接梁、4.螺纹套、5.轴承、6.限位环、11.上表层、12.侧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所述自行车座椅,如图所示,包括固定于连接梁3端部的主座1,主座1包括内弹性支撑体以及包覆其外的皮层,皮层包括上表层11以及位于两侧的侧层12,自主座1尾部指向座椅头部方向,主座1宽度逐渐变小,所述主座1两侧均设置有附座2,附座2套设且能固定于连接梁3上,附座2靠近主座1的侧边与主座1的侧层12形状相匹配,当附座2表面升至与主座1上表层11高度一致时,附座2与主座1拼接为一矩形状座椅结构,自主座1尾部指向座椅头部方向,该矩形状座椅结构宽度相一致。
在骑行过程中使主座两侧的附座降低,与骑行者臀部相接处的仅有主座,从而在骑行过程中减少座椅与大腿内侧相互摩擦给骑行者带来的不适以及身体伤害,同时降低的附座位于骑行者两腿之间,并不会影响骑行状态;当长时间骑行需要休息时,将附座升至与主座平齐状态,附座与主座拼接为一矩形状座椅结构,骑行者坐在上面感觉舒适,避免了大腿内侧与座椅侧层的继续接触,能够使大腿内侧的肌肉疲劳得到有效缓解。
本自行车座椅中,所述主座1下方的连接梁3上固定设置有螺纹套4,螺纹套4下方的连接梁3上套设有轴承5,轴承5内圈工有与螺纹套4相匹配的螺纹,附座2固定于轴承5外圈上;
轴承5内圈下端部位置低于轴承5外圈下端部位置。
附座上升或下降时,通过旋拧轴承5内圈下端部,使得轴承5脱离或者连接于螺纹套4上。
本自行车座椅中,所述螺纹套4与主座1之间的连接梁3上固定有限位环6,限位环6的外径大于轴承5外圈的外径。
本自行车座椅中,所述轴承5下方的连接梁3上固定有限位环6,限位环6的外径大于轴承5内圈的外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文丽,未经朱文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76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