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工太阳能电池层压组件用边框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71492.0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7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澳星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H01L31/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太阳能电池 层压 组件 边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太阳能电池层压组件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太阳能电池层压组件用边框。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传统的层压方式是将组件直接置于层压机之中,通过对抽气、加压和保压工艺过程的控制,调整组件中各部分之间的粘合效果和整体外观。然而,在层压过程中组件依然会出现一些缺陷而成为报废品。
1、组件边缘气泡和缺胶。目前的普遍解释是由于EVA胶膜主要采用流延法或压延法制备,在生产过程中会对胶膜产生一定的拉伸,使EVA胶膜具有不同程度的内应力,在组件层压时产生热收缩而导致边缘气泡和缺胶。
2、电池片移位和并片。这是由于层压时受压力作用,熔化的EVA胶膜产生横向流动而出现褶皱并引起电池片移位,严重时甚至电池片会移位挨在一起造成短路。
为改善以上缺陷,人们采用多种方式来解决,如通过调节EVA胶膜生产工艺,减少其收缩率,但该法会降低EVA胶膜产率,增加成本;通过粘贴定位胶带和降低层压压力防止电池片移位,但会造成气泡,并带来加速黄变和粘结力下降的风险。上述措施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并不能有效防止缺陷的出现,通过实验证明,产生以上缺陷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层压时,由于层压机上气囊材料具有韧性(硅胶板),当其充气后对组件产生垂直向下压力,但接触组件边缘处的硅胶板由于支撑点高度的骤降,导致硅胶板变形,变形后的硅胶板对组件产生水平分力(如图1),因而导致EVA胶膜的水平流动,流动方向指向组件中心,进而引起组件边缘缺胶、电池片移位等不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一种能够使光伏组件层压时使硅胶板不易变形、EVA胶膜不流动,避免电池片移位、造成气泡等缺陷的加工太阳能电池层压组件用边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工太阳能电池层压组件用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每条框边的底面均设有若干沟槽;所述沟槽的轴线方向与对应框边的边缘倾斜10°~15°,在所述每条框边的内侧附着有聚四氟乙烯塑料层。
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沟槽的宽度小于300毫米,深度小于10毫米。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每条所述框边上设置的沟槽数量为一至三条;沟槽的宽度为5mm至10mm,深度为2mm至5mm。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每条所述框边上设置的沟槽数量为一至三条;沟槽的宽度为1mm至5mm,深度为1mm至2mm。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外边缘与内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0mm至300mm。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框体的厚度为2mm至10mm。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框体的内边缘与光伏组件的边缘距离小于50mm。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每条框边的上底面、下底面均设有沟槽。
进一步9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沟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或圆弧形。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加工太阳能电池层压组件用边框,可以延长层压过程中有效排气时间,降低光伏组件出现气泡的概率;并可以减少层压时光伏组件受到的压力方向变化,最大程度的降低水平压力,防止EVA胶膜水平流动,防止光伏组件边缘缺胶和电池片移位,提高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层压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加工太阳能电池层压组件用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方向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加工太阳能电池层压组件用边框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框体;2、框边;3、沟槽;4、光伏组件;5、玻璃板;6、背板和EVA胶膜;7、层压机台;8、硅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2、3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加工太阳能电池层压组件用边框,包括框体1,框体1每条框边2的底面均设有沟槽3;所述沟槽3的轴线方向与对应框边2的边缘倾斜10°~15°。其中,每条框边2设置的沟槽3的数量为三条,沟槽3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半圆的半径为2.5mm,即沟槽3的深度为2.5mm,宽度为5mm。框体1的厚度为5mm,外边缘与内边缘之间距离为50mm,光伏组件4的边缘与框体1内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0mm。每条框边2上的沟槽3的数量可以改变,例如每条框边2设置四至十条沟槽3,由于数量更加,沟槽3的宽度、深度,可以适当减小,例如,沟槽3的宽度为1~5mm,深度为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澳星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澳星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1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