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连铸坯宏观偏析的二次冷却配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72412.3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0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韩志伟;孔意文;邓比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22 | 分类号: | B22D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弧侧水量 铸坯 矫直 二次冷却 宏观偏析 弧形段 连铸坯 水平段 减小 配水 外弧 二次冷却区 偏析元素 弯曲现象 钢水 均匀性 热应力 扇形段 弯曲段 内弧 偏析 凝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连铸坯宏观偏析的二次冷却配水方法,具体在于增大二次冷却区弧形段与矫直段的外弧侧水量,减小水平段的外弧侧水量。本发明通过增大弧形段与矫直段的外弧侧水量,在没有改变弯曲段铸坯外弧温度和矫直段铸坯内弧温度的同时,加快了钢水凝固,减少了偏析元素进行选分结晶时间,从而达到改善偏析情况的效果;同时,通过减小水平段的外弧侧水量,提高了铸坯内、外弧温度的均匀性,有效避免了因热应力所造成的铸坯出扇形段后弯曲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连铸坯宏观偏析的二次冷却配水方法。
背景技术
连铸是液态钢水随着热量的向外传输逐渐冷却为固态铸坯的过程,由于液态钢水中的碳、锰、磷、硫等偏析元素在凝固过程中存在选分结晶的现象,即偏析元素在液态钢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固态钢坯中的溶解度大,导致偏析元素在未凝固的液态钢水中聚集,后凝固的钢水比先凝固的钢水偏析元素含量增加,从而产生宏观偏析。宏观偏析将影响后续轧材探伤的合格率、轧材的力学性能。因此,改善铸坯中心偏析的意义重大。
对于改善铸坯中心偏析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
(1)洁净钢冶炼技术,尽可能的减少偏析元素。该方法是控制偏析元素的有效方法,但是减少偏析元素的程度往往是有限度的,并且在炼钢阶段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2)低过热度浇铸技术,扩大等轴晶区。该方法是可行的,但也存在容易造成水口的堵塞,夹杂物上浮困难等问题;
(3)轻压下技术,在凝固末端,通过调解扇形段的辊缝,达到打碎凝固过程产生的柱状晶、将富集溶质元素的钢液回溯并再次混匀以消除板坯中心偏析,同时形成的压缩量可以弥补铸坯的凝固收缩量,改善中心偏析的效果。该方法是常用的技术,但也存在生产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改善铸坯偏析的配水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善连铸坯宏观偏析的二次冷却配水方法,在于增大二次冷却区弧形段与矫直段的外弧侧水量。
进一步,所述弧形段内弧侧与外弧侧水量比控制在1:1.4~1:3之间;所述矫直段内弧侧与外弧侧水量比控制在1:2~1:3.5之间。
进一步,所述弧形段内弧侧与外弧侧的水量比由前至后逐渐增加。
进一步,还包括减小水平段的外弧侧水量。
进一步,所述水平段内弧侧与外弧侧水量比控制在1:1~1:1.3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增大弧形段与矫直段的外弧侧水量,在没有改变弯曲段铸坯外弧温度和矫直段铸坯内弧温度的同时,加快了钢水凝固,减少了偏析元素进行选分结晶时间,从而达到改善偏析情况的效果;同时,通过减小水平段的外弧侧水量,提高了铸坯内、外弧温度的均匀性,有效避免了因热应力所造成的铸坯出扇形段后弯曲现象。总的来说,该方法可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改善铸坯偏析情况,且便于实施控制,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连铸机分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发明中的改善连铸坯宏观偏析的二次冷却配水方法,在于增大二次冷却区弧形段、矫直段的外弧侧水量。具体的,增大弧形段与矫直段的外弧侧水量,可在没有改变弯曲段铸坯外弧温度和矫直段铸坯内弧温度的同时,加快钢水凝固,减少偏析元素进行选分结晶时间,从而达到改善偏析情况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24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