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触媒涂装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73389.X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7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北崎聪;片冈恭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TOTO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183/04 |
代理公司: | 11372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大建;钟日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媒 涂装体 | ||
本发明在于提供对基材、尤其是外装用建材的外观不会有大的损伤,且可实现充分的光触媒活性以及与基材的密着性的光触媒涂装体。具体而言,其具备基材、设置于该基材上的中间层以及设置于该中间层上的光触媒层的结构。所述中间层包含平均粒径为纳米尺寸的无机氧化物粒子,所述光触媒层包含平均粒径超过0μm、小于10μm的光触媒粒子以及平均粒径为纳米尺寸的无机氧化物粒子。所述中间层与所述光触媒层的膜厚之和为0.3μm以上、1.5μ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触媒涂装体,详细而言,涉及伴随着降雨的自洁功能优异的光触媒涂装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建筑物的外装材等很多用途中使用氧化钛等的光触媒。能够利用光触媒的光能所激发的活性来分解各种有害物质,或者能够将涂布有光触媒的膜表面进行亲水化,从而将附着于表面的污渍容易地用水冲洗。已知有如下得到涂布了这样光触媒的光触媒涂装体的技术。
作为在基材表面上形成光触媒膜的组合物,已知例如国际公开第95/11751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示的那样,将光触媒粒子与硅酮树脂膜前体、二氧化硅微粒、氧化铝微粒及他们的混合物等的粘接剂混合。
另外,在有机基材上形成光触媒亲水性膜时,如国际公开第99/63011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示的那样,揭示了如下技术:为了得到透明且均匀的光触媒膜,且抑制光氧化引起的涂装面的劣化,通过包含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氟类表面活性剂或它们混合物与沸点180~235℃的水溶性溶剂、碳原子数1~4的醇类、水或它们的2种以上的混合物以及胶态二氧化硅的基底处理剂来形成中间层。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95/117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99/630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外装用建材(特别是60度光泽值为50以下的涂装面)上,如专利文献1那样直接涂布光触媒粒子与作为粘接剂的微粒的混合物并形成光触媒膜时,存在根据膜厚而外观发生大的变化的课题。即,膜厚与可见光的波长为相同程度的0.3~1μm时,有时产生干扰色且能看到很炫目,或者光泽值增大。膜厚为比可见光的波长足够大的2μm以上时,有时可看到涂膜白化。膜厚为比可见光的波长足够小的0.3μm以下时,还存在光泽值变大(上升),而且无法得到充分的光触媒性能的课题。另外,由于在涂装面直接形成光触媒膜,故而还存在有可能受光触媒导致的基材劣化的影响,进而无法得到充分的密着性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对基材、尤其是外装用建材(特别是60度光泽值为50以下的涂装面)的外观不会有大的损伤,且可实现充分的光触媒活性以及与基材的密着性的光触媒涂装体。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在于提供下述光触媒涂装体,具备基材、设置于该基材上的中间层以及设置于该中间层上的光触媒层,所述中间层包含平均粒径为纳米尺寸的无机氧化物粒子,所述光触媒层包含平均粒径超过0μm、小于10μm的光触媒粒子以及平均粒径为纳米尺寸的无机氧化物粒子,所述中间层与所述光触媒层的膜厚之和为0.3μm以上、1.5μm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光触媒涂装体的包含纳米尺寸的无机氧化物粒子的中间层存在于基材与光触媒层之间。纳米尺寸的无机氧化物粒子与基材的密着性、与光触媒粒子的密着性均优异。另外,由于光触媒粒子不直接与基材接触,故而耐候性也优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OTO株式会社,未经TOTO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33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