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电动汽车充电非线性负荷谐波电能计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74479.0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5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田正其;徐晴;刘建;祝宇楠;周超;龚丹;穆小星;王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2/06 | 分类号: | G01R22/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耿英;董建林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电动汽车 充电 非线性 负荷 谐波 电能 计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非线性负荷谐波电能计量方法,在傅里叶变换算法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时间刻度分析方法构造符合电动汽车充电特征分布的数据分析算法,检验非平稳信号的局部化特征,调节时窗和频窗的宽度,实现可变的时频域分辨率,对电动汽车非线性负荷充电谐波电能计量方法进行优化。识别并分离稳态谐波与非稳态谐波;对信号进行时频分解、分层与重构;达到全过程精确计量电能的目的。本发明能分离电动汽车充电运行时非线性负荷产生的稳态和非稳态谐波,通过时间刻度的伸缩和平移等运算,对电力谐波信号进行多刻度细化分析,解决傅里叶变换在电动汽车充电非线性负荷电能计量方面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电动汽车充电电能计量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电能计量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的电动汽车充电非线性负荷谐波电能计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在世界各国大力推广应用。电动汽车主要通过常规充电、快速充电2种充电模式供能,而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属非线性负荷,充电负荷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很大随机性。当电动汽车采用大电流快速充电时,会形成150-600A的大电流,并且过分密集的集中充电可能导致充电站瞬时负荷过大。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属容性负荷,负荷功率因数偏低,充电负荷体现非线性特征,此外,充电过程的复杂性,导致充电过程中会产生冲击性负荷谐波、非线性负荷谐波以及瞬态谐波,造成谐波污染。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电能计量装置采用智能电能表,该类型电能计量装置对负荷的计量方式是基波和谐波功率的综合功率,即全能量方式,将负荷消耗的基波有功电能和谐波有功电能进行了代数相加。对谐波源用户采用这种计量方式将导致不公平的计量结果,即谐波源用户发出谐波电能,这部分电能与其消耗的基波电能符号相反,相当于其消耗的基波电能减去其发出的谐波电能。
为保证计量准确可靠,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电能计量装置,必须具备谐波计量、监测功能,以及直流电能计量功能和宽负载计量功能。如何实现复杂负荷条件下的精确计量,对电动汽车充电站智能电能表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准确计量是电力公司在占有电动车充电站发展市场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解决电动车充电计量中的各种难题,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智能电能表通常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算法用于谐波计量,将周期性信号按照傅立叶级数的方式分解为不同频率分量的叠加形式,然后利用分离后的信号进行电能相关参数的计算。FFT具有较好的频域分辨率、较高的测量精度,适合用来进行稳态谐波的检测。
实际情况中,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谐波信号是实时变化,谐波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如出现瞬时突变,白噪声干扰等情况,FFT算法不能在时域和频域同时以任意精度逼近被测信号,不能精确获取各次谐波信号的幅值、频率和相位,不具备局部化分析能力,不适用于非平稳信号,对于谐波检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FFT算法难以完成电动汽车充电电能精确计量。
从时域/频域的角度,实现对电力信号精细化分析,是谐波检测的核心步骤。在FFT变换的基础上,所采取的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技术用一个中心对称的滑动窗函数截取观测信号,对不同时刻的短时段信号进行FFT变换,得到各段信号构成的时变矩阵,将信号通过具有不同中心频率的窄带滤波器进行滤波。STFT变换通过窗函数在时域上的滑动,来得到对信号的时频局部化分析,提升了对非平稳信号的分析能力,也较好地减少了频谱泄露带来的误差,但STFT变换仍然在时频分辨率方面存在不足,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不能同时获得高的分辨率,且其观测窗固化,局部观测特性不够详细。STFT算法任然难以完成电动汽车充电电能精确计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动汽车充电非线性负荷谐波电能计量方法,能分离电动汽车非线性负荷充电运行时产生的稳态和非稳态谐波,通过时间刻度的伸缩和平移等运算,对电力非线性负荷谐波信号进行多刻度细化分析,解决傅里叶变换在非线性负荷电力计量方面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电动汽车充电电能计量的准确度。
技术方案: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4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