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测接收机射频测试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77085.0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8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淮宁民;樊成军;杨乾;王望;马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天维讯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
主分类号: | H04B17/29 | 分类号: | H04B1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康正德;孙晓芳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接收机 射频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测接收机射频测试的装置,包括接收机中频端口、接收机射频端口、接收机音频端口、频谱仪端口、功率计端口、至少两个信号源端口、音频分析仪端口以及分别用于监测不同接收机射频测试的至少八条射频链路。该装置通过同轴开关在接收机中频端口、接收机射频端口、接收机音频端口、频谱仪端口、功率计端口、至少两个信号源端口以及音频分析仪端口之间搭建多个射频链路,并通过同轴开关上各端子的连接状态控制多条射频链路之间的切换,从而使得该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测试环境,无需在进行不同测试项目时手动搭建不同的链路,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和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监测接收机射频测试的装置。
背景技术
终端射频自动测试系统是指采用计算机控制,自动完成建立通话、链路切换、信号测量、数据计算处理并输出测试结果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主要应用于监测接收机射频指标测试及集成测试系统搭建。
现有技术中,射频切换单元主要由国外少数厂家生产,并使用先进的测试仪器,但仍存在许多缺陷。例如生产周期长、受限程度大、价格昂贵,尤其是很难灵活的应用于不同的测试环境。在对射频终端设备进行测试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测试环境,需要搭载相应的射频链路以满足测试要求,同时在完成一项射频测试过程中需要多条射频链路搭载,如果进行手动搭载测试链路,则会引入测量误差,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并且,现阶段的终端切换单元功能单一,无法完成型号核准所有测试项目的测试指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监测接收机射频测试的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测接收机射频测试的装置,包括接收机中频端口、接收机射频端口、接收机音频端口、频谱仪端口、功率计端口、至少两个信号源端口、音频分析仪端口以及分别用于监测不同接收机射频测试的至少八条射频链路;其中:
所述接收机中频端口与所述频谱仪端口直连,形成第一射频链路;
所述接收机音频端口与所述音频分析仪端口直连,形成第二射频链路;
所述第一信号源端口依次通过第一同轴开关、第二同轴开关连接至所述接收机射频端口,形成第三射频链路;
所述第二信号源端口依次通过第三同轴开关、所述第二同轴开关连接至所述接收机射频端口,形成第四射频链路;
所述第一信号源端口依次通过第一同轴开关、一分二功分器、第二同轴开关连接至所述接收机射频端口,形成第五射频链路;
所述第二信号源端口依次通过第三同轴开关、所述一分二功分器、所述第二同轴开关连接至所述接收机射频端口,形成第六射频链路;
所述第一信号源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同轴开关、第四同轴开关连接至所述功率计端口,形成第七射频链路;
所述第二信号源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三同轴开关、所述第四同轴开关连接至所述功率计端口,形成第八射频链路;
其中,所述第一同轴开关、所述第二同轴开关和所述第三同轴开关各包括至少三个端子,所述第四同轴开关包括至少两个端子,所述第一同轴开关、所述第二同轴开关、所述第三同轴开关和/或所述第四同轴开关上各端子的连接状态控制其所在的各射频链路连通或断开。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负载端口、第九射频链路和第十射频链路;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源端口与第一负载端口直连,形成第九射频链路,所述第九射频链路用于校准所述第一信号源端口所在射频链路;
所述第二信号源端口与第二负载端口直连,形成第十射频链路,所述第十射频链路用于校准所述第二信号源端口所在射频链路。
可选地,所述第二同轴开关和所述接收机射频端口间还连接有衰减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天维讯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未经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天维讯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70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