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78728.3 | 申请日: | 201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7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川岛浩;山口乔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27/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肖茂深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部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部件,其具有芯部(10),该芯部(10)构成供由并排配置且产生磁场的两个线圈(14A、14B)产生的磁通的闭环穿过的闭合磁路,芯部(10)具备相互对置的一对I型的基芯(11A、11B)、以连结两个基芯(11A、11B)的方式在它们之间并列配置的一对连结芯部(11C、11D)。连结芯部(11C、11D)分别通过将三个单元连结芯(12A~F)呈直线状地排列而成,各单元连结芯(12A~F)在芯主体(121a)上设置有圆柱状的突起(122a),由此在相邻的单元芯(11A、11B、12A~F)彼此之间形成有小间隙和大间隙这两级间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搭载于电动机动车、混合动力车的由电抗器构成的线圈部件,详细而言,涉及在闭合磁路的磁路上设置有适当的间隙的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线圈部件通过在闭合磁路的磁芯上卷绕绕线而构成,一般而言,为了防止直流叠加时的绕线的电感值的降低,实施通过在磁芯的磁路上设置适当的间隙(空隙)部来降低磁饱和引起的影响的对策。
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涉及平滑用扼流线圈用的铁氧体芯,其构成为使一对E型铁氧体芯以三个脚部的前端相互对接的方式组合并抵接,并且仅在中脚的对接部分的中央部分设置有间隙。
根据该技术,在一对E型铁氧体芯的对接面处,通过调整中脚的空隙部面积相对于总截面积的比例、以及E型铁氧体芯的对置方向上的空隙的长度,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调整上述直流叠加特性曲线的形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第63-201314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公报技术中,如图7所示,即便在存在希望得到提高初始电感值,并且将规定的电流值下的电感值提高至规定的值(在图7中,在电流为50A的情况下使电感值为26μH)那样的目标特性(在图7中将正方形状的点连接而成的线)这样的要求的情况下,也不能调整为满足这两者,从而呈现出初始电感值以及在电流为50A的情况下的电感值均为远低于目标值的值的直流叠加特性(在图7中将菱形形状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设定为在直流叠加特性下的多个直流电流值区域中成为所希望的电感值的线圈部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线圈部件
一种线圈部件,其具有线圈和芯部,所述芯部构成供由所述线圈产生的磁通的闭环穿过的闭合磁路,所述线圈部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由多个单元芯构成,多个所述单元芯依次磁连结而整体形成闭合磁路,在至少一组磁连结的相邻的单元芯彼此之间设有间隙,
在隔着所述间隙而相邻的两个单元芯的至少一方的端面上设置有突起,所述间隙至少由小间隙和大间隙这两种间隙构成。
上述“至少大间隙和小间隙这两种间隙”是指具备两种以上的间隙,例如也包括具备大间隙、中间隙以及小间隙这三种间隙的情况。
另外,优选为,通过所述突起的前端面区域与所述相邻的单元芯的对置的端面形成所述小间隙,通过未设有所述突起的端面区域和所述相邻的单元芯的对置的端面形成所述大间隙。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芯部使两个コ字状的单元芯彼此对置而形成ロ字状的闭合磁路。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芯部由分别构成对置的两边的两个I型的基芯部、以及将上述的基芯部连结且分别构成对置的两边的两个连结芯部构成。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连结芯部分别配置在供电流流动的线圈内,上述多个连结芯部分别通过将多个单元芯配置为一列而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未经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87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