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生化颗粒的质量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78776.2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5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唐于平;孙大正;黄盛良;段金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化 颗粒 质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生化颗粒的质量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UHPLC‑TQ‑MS/MS测定分析,实现对新生化颗粒中的27个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检测。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可以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新生化颗粒的质量,对控制质量和保证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复方的质量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治疗产后出血、流产后子宫修复等产后疾病的新生化颗粒的质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扮演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中药配伍是在中国独特文化下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的药物使用方式,临床上几味中药通常配伍使用以期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新生化颗粒来源于清代傅青山的妇科名著《傅青主女科》的“生化汤”,由当归、益母草、川芎、桃仁、干姜、红花和甘草组成,具有活血、止痛、祛瘀的功效,历来被称为“产后第一方”。临床上,新生化颗粒常用来治疗产后出血、流产后子宫修复等产后疾病。
复方中化学成分在配伍前后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是研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首要环节。新生化颗粒的有效成主要分为以下五类:芳香酸类、苯酞类、生物碱类、黄酮类和姜辣素类,这五类物质与新生化颗粒的活血、养血和止痛功效紧密相连。目前,对新生化颗粒中有效成分的研究,主要在于检测新生化颗粒单味药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对新生化颗粒中有效成分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涉及较少。通常,新生化颗粒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在配伍前后会发生较大变化,这也是发挥其药效的潜在物质基础,由于新生化颗粒中化合物结构的复杂性,常规的分析仪器很难达到较好的分析效果。近来,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HPLC-TQ-MS/MS)由于其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特点,已经被成功的用于对复杂成分的分析。
因此,开发一种简便易行、检测成本低廉,且可同时定量分析多种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对于新生化颗粒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HPLC-TQ-MS/MS),同时检测新生化颗粒中27种活性成分。该方法简便、快速,稳定性好,可以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新生化颗粒制剂的质量,对控制质量和保证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1.一种新生化颗粒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定适量的对照品,用甲醇溶解配制成以下对照品溶液:1号样品:葫芦巴碱,2号样品:盐酸水苏碱,3号样品:尿嘧啶,4号样品:原儿茶酸,5号样品:羟基红花黄色素A,6号样品:绿原酸,7号样品:苦杏仁苷,8号样品:咖啡酸,9号样品:盐酸益母草碱,10号样品:芦丁,11号样品:对香豆酸,12号样品:甘草苷,13号样品:阿魏酸,14号样品: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15号样品:姜酮,16号样品:异甘草苷,17号样品:洋川芎内酯I,18号样品:洋川芎内酯H,19号样品:甘草素,20号样品:槲皮素,21号样品:山奈酚,22号样品:甘草酸,23号样品:6-姜辣素,24号样品:洋川芎内酯A,25号样品:藁本内酯,26号样品:正丁烯基苯酞和27号样品:6-姜烯酚的混合对照品贮备液,低温条件下贮藏对照品贮备液,样品进样前,离心,取其上清液,备用;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重量比例为80:100:30:8:5:5:5的当归、益母草、川芎、桃仁、红花、炙甘草和姜炭七味药材,粉碎过筛,采用8~15倍量水提取2~3次,每次1~2h,合并水提液,离心,取上清液,经0.2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后,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备用;
(3)含量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87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