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79123.6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9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庞继勇;朱俊;张佳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12 | 分类号: | H04W72/12;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行 传输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设备,用于解决未来的5G NR中,上行传输若仍采用基于显式的上行调度方式实现,会增加信令开销,降低频谱效率的问题。方法包括:UE根据配置信令,获得网络侧为该UE或该UE所在的UE组配置的UGFT窗口的配置信息;UE根据UGFT窗口的配置信息,确定UGFT窗口的位置;UE在UGFT窗口中包含的UGFT资源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UGFT窗口中包含时间上连续的N个UGFT资源单元。由于仅需通过配置信令调度UE或UE组的上行传输,实现了UE在该UE或该UE所在的UE组配置的UGFT窗口中的免授权上行传输,降低了信令开销,降低了交互时延,提高了频谱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蜂窝通信网络/系统中,比如在基于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Partner Project,3GPP)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也称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或用户站点User Station)的上行传输是受基站(Node B或eNB)集中控制的,即上行传输所占用的资源和所采用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等均是由基站决定并通知UE的,在LTE系统中,UE的上行调度信息是包含在每个子帧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中的上行调度(UL grant)信息里,UE只能在eNB指定的资源上发起上行传输。通过这种指令性的显式上行调度,UE无需自行选择上行传输资源,多个UE之间的上行传输通过资源正交也不会发生碰撞/冲突。
然而,这种指令性的显式上行调度需要大量的控制信令交互,从而造成因信令开销导致的频谱效率的降低,以及因信令交互导致的传输时延。未来的第五代(5th-generation,5G)新无线电(New Radio,NR)中需要支持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MTC)和超高可靠性与超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两类业务。显然,对于mMTC业务,如果仍然基于显式的上行调度方式进行上行传输,则会耗费惊人的信令开销,大大降低了频谱效率;而对于uRLLC业务,如果仍然基于显式的上行调度方式进行上行传输,则会引入较长的信令交互时延,无法满足uRLLC对于超低时延的要求。
综上所述,未来的5G NR中,上行传输若仍采用基于显式的上行调度方式实现,会增加信令开销,降低频谱效率,并且也会引入较长的信令交互时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设备,用于解决未来的5G NR中,上行传输若仍采用基于显式的上行调度方式实现,会增加信令开销,降低频谱效率,并且也会引入较长的信令交互时延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UE侧的上行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UE根据配置信令,获得网络侧为所述UE或所述UE所在的UE组配置的UGFT窗口的配置信息;
所述UE根据所述UGFT窗口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UGFT窗口的位置;
所述UE在所述UGFT窗口中包含的UGFT资源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所述UGFT窗口中包含时间上连续的N个UGFT资源单元,N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仅需通过配置信令调度UE或UE组的上行传输,实现了UE在该UE或该UE所在的UE组配置的UGFT窗口中的免授权上行传输,由于UE在该UE或该UE所在的UE组配置的UGFT窗口内的上行传输采用免授权方式实现,降低了信令开销,降低了交互时延,提高了频谱效率。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UGFT窗口的周期、和/或所述UGFT窗口在所述周期内的偏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91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的水冷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机速度调节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