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钛溶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79284.5 | 申请日: | 201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3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瞿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瞿海锋 |
主分类号: | B01J21/06 | 分类号: | B01J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陶敏;黄健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溶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钛溶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钛醇盐滴加至硝酸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维持搅拌至反应体系中没有沉淀;将上述反应体系遮光密闭静置,直至反应体系出现分层,且下层液体为完全透明或蓝相透明,或反应体系成为完全透明或蓝相透明液体;取反应体系中的透明液体遮光密闭静置10天以上,得到二氧化钛溶胶;其中,钛醇盐满足化学通式Ti(OR)4,R为C2‑C4的烷基;钛醇盐与硝酸溶液的比例为0.05‑2mol:1L。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了锐钛矿晶型的二氧化钛溶胶,其具有较小的晶粒度和较窄的分散粒径分布,并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钛溶胶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纳米二氧化钛材料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功能性纳米材料,它除了具有纳米材料特有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外,已经证实还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超亲水性、非迁移性以及无毒性等多重功能特性,因此可作为抗紫外材料、光催化触媒等功能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纺织、涂料、油墨、防晒霜、食品包装材料、造纸、锂电池、自洁玻璃/基板等产品中。
二氧化钛溶胶是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的原料或中间产物,通常是通过钛醇盐水解反应得到。作为功能性材料和中间原料,二氧化钛溶胶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所以二氧化钛溶胶的性能对于后续产品的性能(例如纳米二氧化钛的分散性能、光催化性能等)和应用效果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目前在二氧化钛溶胶的制备过程中,为了使二氧化钛胶粒的晶粒度和分散粒径能达到设定的要求,通常是对钛醇盐水解体系做出相应的改进或调整,比如在钛醇盐水解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如乙醇、丙醇、异丙醇)、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如聚乙二醇6000、十二烷基磺酸钠、硅烷偶联剂)、螯合剂/络合剂(如乙酰丙酮)等,并配合以相应的水解工艺,使胶粒表面包裹一层有机物或无机物,实现对二氧化钛胶粒的表面改性,避免胶体凝聚。但是,上述表面改性处理却使纳米二氧化钛材料本身的功能性丧失,尤其是光催化活性显著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是在钛醇盐水解体系中掺杂少量的过渡金属,使过渡金属吸附在胶粒表面,从而改变其能带结构,提高二氧化钛溶胶的光催化活性。但是,上述过渡金属的引入,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二氧化钛溶胶的光催化性能,但是却使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的无毒性等特性丧失,限制了其最终的应用。并且,无论是在钛醇盐水解体系中加入的过渡金属,还是在改性处理过程中引入的表面活性剂和螯合剂等,在后续加工过程中都难以去除,造成最终产物杂质较多,甚至可能会带来二次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钛溶胶的制备方法,通过控制和调节钛醇盐的水解及陈化过程,使得到的二氧化钛溶胶具有较小的晶粒度和较窄的分散粒径分布,并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二氧化钛溶胶,具有较小的晶粒度和较窄的分散粒径分布,并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其应用特性和应用效果得以提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钛溶胶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钛醇盐滴加至硝酸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维持搅拌至反应体系中没有沉淀;
将上述反应体系遮光密闭静置,直至反应体系出现分层,且下层液体为完全透明或蓝相透明,或反应体系成为完全透明或蓝相透明液体;
取反应体系中的透明液体遮光密闭静置10天以上,得到二氧化钛溶胶;
其中,钛醇盐可以是满足化学通式Ti(OR)4的化合物,R为C2-C4的烷基;钛醇盐与硝酸溶液的比例为0.05-2mol:1L。
作为制备二氧化钛溶胶的前驱体,本发明使用的钛醇盐(也称钛酸酯),R可以是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等,通常选用的钛醇盐包括钛酸乙酯(钛酸四乙酯)、钛酸异丙酯(四异丙基钛酸酯)、钛酸四丁酯(钛酸正丁酯)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瞿海锋,未经瞿海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92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