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烯腈工业废气的氧化脱氰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80405.8 | 申请日: | 2016-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3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郑育元;陈航宁;郭宗英;吴粮华;姜家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9/03 | 分类号: | B01J29/03;B01D53/86;B01D53/56;B01D53/72;B01D5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腈 工业 废气 氧化 催化剂 | ||
本发明涉及丙烯腈工业废气的氧化脱氰催化剂及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用以解决含氰废气用现有催化剂处理后的尾气中NOx含量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丙烯腈工业废气的氧化脱氰催化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1)10~90份的催化剂载体;(2)0.1~65份氧化钨;所述载体选自ZSM‑5分子筛、MCM‑41分子筛、硅藻土与水滑石中至少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含氰废气中氰化物的脱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烯腈工业废气的氧化脱氰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工业上含氰废气主要污染源来自于焦化厂、氰化物厂、电镀厂及碳纤维生产过程该类废气是一种危害生物健康的剧毒污染物,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排放。目前,我国氰化物排放新标准中,丙烯腈含量需低于0.5mg/m3,氰化氢低于1.9mg/m3。脱氰方法主要包括吸收、吸附、燃烧、催化氧化和水解等技术。催化氧化法作为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有效方法,具有起燃温度低、无二次污染、余热可回用、操作管理方便、运转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处理尾气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CN101362051公开了一种丙烯腈装置尾气处理工艺,适用于丙烯腈装置排出的丙烯腈废气,其特征在于丙烯腈尾气经气液分离器分离游离水后与空气混合,以贵金属蜂窝催化剂作催化剂,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将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再以选择性还原蜂窝催化剂作催化剂,与补加的氨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成氮气和水。该方法操作复杂,且需补加氨,物耗高。
CN1416950公开了一种用于脱除含HCN废气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H2PtCl6溶于H2O中,然后在Al2O3载体中加入等体积H2PtCl6溶液浸渍、干燥、焙烧、还原。在装填有该催化剂装的反应炉中,将炉温升到250~450℃,将含有HCN、NH3、焦油及空气的混合气通入反应炉内,经催化燃烧将废气脱除。但该方法中催化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用以解决丙烯腈工业废气用现有催化剂处理后的尾气中NOx含量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催化氧化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脱除氰化物效率好并且脱除氰化物后的尾气中NOx含量低的优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与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中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是丙烯腈工业废气的氧化脱氰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丙烯腈工业废气的氧化脱氰催化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1)10~90份的催化剂载体;
(2)0.1~65份氧化钨;
所述载体选自ZSM-5分子筛、MCM-41分子筛、硅藻土与水滑石中至少一种。更优选所述载体包括MCM-41分子筛与水滑石,此时,MCM-41分子筛与水滑石的复合载体在提高COD去除率与提升催化剂稳定性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当载体同时包括MCM-41和水滑石时,在制备催化剂时可以先行把MCM-41和水滑石混合成型做成复合载体,然后再将活性组分负载到复合载体上;或者可以将MCM-41、水滑石、活性组分或活性组分前驱物混合成型。两种方式均能得到可比的技术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MCM-41和水滑石均为固体,上述两种混合成型过程中均采用粉末的形式加以使用,对粉末的粒度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合理进行选择。例如但不限于粉末的粒度可以为100~600目,例如但不限于300目、400目、500目等等。为便于同比,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的MCM-41和水滑石均为2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04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片更换方法
- 下一篇:生成机器学习样本的组合特征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