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卷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81075.4 | 申请日: | 2016-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7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宫埜贤;阵山达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67/08 | 分类号: | B65H67/08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舒艳君;田军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纱线端部 卷取部 供纱 纱筒管 吸引口 捕捉 吹送 纱线卷取装置 纱线通道 筒状部件 主体部 支承 吸引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直线移动 卷取 卷绕 拉出 喷出 退避 移动 | ||
本发明提供纱线卷取装置。纱线卷取装置具备:供纱部,卷绕有纱线的供纱筒管支承于供纱部;卷取部,该卷取部对从支承于供纱部的供纱筒管拉出的纱线进行卷取;纱线端部吹送部,该纱线端部吹送部通过喷出气流将供纱筒管的纱线端部向卷取部侧输送;以及纱线捕捉部,该纱线捕捉部对由纱线端部吹送部输送的纱线端部进行捕捉。纱线捕捉部具备:主体部;以及由筒状部件构成的吸引部,在该吸引部形成有吸引纱线的吸引口。吸引部设置为能够在主体部中沿筒状部件的轴向往复直线移动,在接近从供纱部向卷取部移动的纱线的纱线通道的第一位置处,在吸引口产生吸引力,在从纱线通道退避的第二位置处,在吸引口不产生吸引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卷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安装于纱线卷取装置并在断纱时等捕捉纱线的纱线捕捉部。例如日本特开2012-2085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纱线卷取装置,具备:纱线端部吹送部,其利用气流将供纱筒管的纱线端部向卷取部侧输送;和纱线捕捉部,其捕捉由纱线端部吹送部输送的纱线端部。
上述现有的纱线捕捉部在纱线卷取装置运转的状态下始终产生吸引力。即,现有的纱线捕捉部在不需要捕捉纱线时也产生吸引力。这样,以往,在产生吸引力的负压源中始终消耗电力,因此并不高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效的运转的纱线卷取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纱线卷取装置具备:供纱部,卷绕有纱线的供纱筒管支承于供纱部;卷取部,该卷取部对从支承于供纱部的供纱筒管拉出的纱线进行卷取;纱线端部吹送部,该纱线端部吹送部通过喷出气流将供纱筒管的纱线端部向卷取部侧输送;以及纱线捕捉部,该纱线捕捉部对由纱线端部吹送部输送的纱线端部进行捕捉,纱线捕捉部具备:主体部;以及由筒状部件构成的吸引部,在该吸引部形成有吸引纱线的吸引口,吸引部设置为能够在主体部中沿筒状部件的轴向往复直线移动,在接近从供纱部向卷取部移动的纱线的纱线通道的第一位置处,在吸引口产生吸引力,在从纱线通道退避的第二位置处,在吸引口不产生吸引力。
在该纱线卷取装置中,纱线捕捉部的吸引部在接近从供纱部向卷取部移动的纱线的纱线通道的第一位置处,在吸引口产生吸引力,在从纱线通道退避的第二位置处,在吸引口不产生吸引力。在该结构中,在不吸引纱线端部时,使吸引部处于第二位置,由此能够使吸引口不产生吸引力。因而,在不捕捉纱线端部时,能够抑制负压源的电力的消耗。其结果是,在纱线卷取装置中,能够实现高效的运转。
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构成为,纱线捕捉部具备使吸引部往复运动的驱动部,驱动部使吸引部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在该结构中,在不吸引纱线端部时,利用驱动部使吸引部向第二位置移动,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负压源的电力的消耗。
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构成为,主体部具有中空部,该中空部划分并形成吸引部所处的空间,并且利用负压源而成为负压,吸引部在轴向的一端设置有吸引口,并且另一端被封堵,在一端与另一端之间具有与内部连通的开口部,驱动部使吸引部向开口部与中空部连通的第一位置和开口部由主体部封堵的第二位置移动。在该结构中,通过使吸引部向第二位置移动来封堵与吸引部的内部连通的开口部。因此,在第二位置处,在吸引部不产生吸引力。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负压源的电力的消耗。
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接头装置,该接头装置将由纱线捕捉部捕捉到的供纱筒管的纱线与卷取于卷取部的纱线连接,驱动部构成为除了能够使吸引部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之外,还能够使吸引部向通过开口部的一部分与中空部连通而在吸引口产生比第一位置弱的吸引力的第三位置移动,在接头装置连接纱线时,驱动部使吸引部移动至第三位置。在接头装置连接纱线时,维持吸引部对纱线端部的吸引。此时,若吸引部对纱线端部的吸引力较大,则存在产生断纱的情况。因此,通过使吸引部位于开口部的一部分与中空部连通的第三位置,能够减弱吸引力。因而,能够抑制接头时的断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10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热装置及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钒磷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