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内置式多模态显像标记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81364.4 | 申请日: | 201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3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秋;陈偲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兆秋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B17/34;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内置 式多模态 显像 标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置入人体体内,且在多种模态(X线、CT、MR、B超)图像上显示的标记,具体地说,就是一种人体内置式多模态显像标记。
背景技术:
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小肿瘤(或病变)影像学上可见,手术切开后血肉模糊,肉眼直视下肿瘤和正常组织颜色和纹理难以辨别;如果肿瘤的软硬度和周围组织没有区别,没有包膜,没有边界,肿瘤或组织活动度大,没有常态的固定位置,尤其像乳腺上的小肿瘤,可以说,精确找到肿瘤完整切除非常困难。目前,尽管有人开展了在X线引导下对乳腺肿瘤用金属钢丝作置入标记起到了一定的指示作用,但X线对乳腺小肿瘤的发现率不高,钢丝滑性强,易游走,甚至划破胸膜至气胸的副作用;置入钢丝后不能行MR检查;手探病变时,易划破操作者的手套或手指等。本发明在标记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以及显影技术上改造创新,以发现乳腺小病灶能力最强的磁共振(MR)成像作图像引导,将标记置入乳腺病变位置后在多模态(X线、CT、MR、B超)图像上皆能清晰显示,避免了金属钢丝内置标记的不足,大大完善了人体内置性影像标记的性能。
乳腺小的肿瘤在影像学难以定性,临床上多采用影像学引导下穿刺活检来确定肿瘤良恶性;假如穿刺后小肿瘤的病理报告为恶性,需手术根治性切除,那么,医生在手术时肉眼下难以准确找到瘤巢给予精准切除。乳腺科医生期待着有个理想的内置标记在穿刺活检后顺式置入,手术切除肿瘤前标记在影像学和肉眼下皆能标示瘤巢,即使不取出标记对身体也没有危害。为此,我们研究和预实验了内置性多模态显像标记置入技术,能顺畅地嫁接在穿刺活检术后。这种内置式多模态显像标记和组织活检后嫁接置入术至今未闻有人研究和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置入后位置固定、术中肉眼可视、易触摸到的内置式多模态显像标记。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该内置式多模态显像标记由标记件和标记外件组成,它们间可分可组,组合时标记件内套于标记外件的管内,如图1所示;所述的标记件由标记管1、显像液2、管端3组成;标记管1内灌装满显像液2;标记管1的两个管口由管端3封堵;管端3有一定的长度,呈圆柱状,表面粗糙,如锯齿样或绒毛杆样等,来增加标记管1置入组织间后的位移阻力;所述标记外件由标记管座4和乳头管5组成;乳头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标记管座4上,另一端可套装在穿刺针套管管座6上;乳头管5管腔内装有标记件。
穿刺针组件由穿刺针套管管座6、套管7、尖头针栓8、平头针栓9组成;套管7固定连接在管座6上;尖头针栓8或平头针栓9经管座可在套管7腔内穿行。
穿刺针组件由金属钛合金材料制成,同现行的磁共振(MR)引导下使用的钛合金活检穿刺针无区别;在MR引导活检穿刺技术的基础上,增加平头针栓9后,嫁接出新的人体内置多模态影像标记技术;一次性微创,可获得组织活检和肿瘤内标记的双重效用。
标记件由内置性医用塑料制成;标记外件由医用塑料制成;标记管内的显像液是由碘和顺磁性金属离子(铁离子、铜离子等)的化合物溶液制成,所以标记件具有CT、X线成像(碘)高密度,MR成像在多个序列上呈(顺磁性金属离子和水)高信号,B超上有界面回声和液体回声显示,是一种开创性的内置性多模态标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标记组件图;
图2是本发明的穿刺组件图;
图3是本发明的标记组件同穿刺套管的组装图;
图4是本发明的标记件在穿刺套管中被导出的示意图。
其中:
1-标记管,2-显像液,3-管端,4-标记管座,5-乳头管,6-套管管座,7-套管,8-尖头针栓,9-平头针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标记组件制作:制作材料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医用塑料材质,满足人体内置和外置的材料要求;标记件中的标记管1和管端3采用塑料的加工工艺分别制作而成;标记管1和管端3的横断直径均为2.1毫米;标记管1长约8~1.4毫米,壁厚0.2~0.3毫米;管端长约5毫米;将标记管1的一个端口用管端2封堵,并塑焊粘接密封后,将多模态显像液2灌满标记管1,再用管端2封堵标记管1的另一个端口,并塑焊粘接密封。标记外件(标记管座4和乳头管5)一次性注塑成完整一体,标记管座4和乳头管5外形、内径尺寸同套管管座6和套管7一致,仅乳头管5的长度要比套管7短些,约30毫米。将标记组件消毒后组装在一起,即将标记件经标记管座4导入在乳头管5的腔内,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兆秋,未经陈兆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13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