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84875.1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4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甄平福;杨宝山;李曦涛;万晓红;康强;张鹏;刘魁;杨旭;高洁;李阳;范文燕;薛瑶琼;王嘉伟;贺海超;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土 工程 勘察 数据处理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勘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许多矿产或者岩土研究分析上采用先进的成分分析装置,能够很准确的测出岩土或者岩石的成分的相关数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部分自然被破坏,目前的一些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处理还不能做到在测量出结果后及时上传,而且目前的这方面的设备体积庞大,在一定的时候使用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装置本体上表面设有探测声波发射孔,所述探测声波发射孔的一侧设有指南针,所述指南针的一侧设有可调节数据天线,所述装置本体的正面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右侧设有功能按钮,所述功能按钮的下方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下方设有电源按钮。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一端设有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的一侧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一侧设有存储模块,所述蓄电池、主控电路、控制模块相互串联。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的一端设有探测声波发射模块,所述探测声波发射模块的一端设有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的一端设有工程基本数据模块,所述工程基本数据模块的一端设有数据对比模块,所述数据对比模块的一端设有数据统计模块,所述探测声波发射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工程基本数据模块、数据对比模块、数据统计模块相互串联。
优选的,所述探测声波发射模块的一侧设有2.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2.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一端设有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的一端设有岩土分析模块,所述2.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定位模块、岩土分析模块相互串联。
优选的,所述2.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一侧设有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的一侧设有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的一侧设有模式切换模块,所述探测声波发射模块、2.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语音模块、显示模块、模式切换模块相互并联。
优选的,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装置本体置于靠近岩土的附近,将装置本体上的电源按钮按下,打开装置本体;
B、通过装置本体上带的指南针,通过指南针来摆好装置本体的具体位置;
C、装置本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探测声波,通过探测声波发射孔发出探测声波,探测声波返回后数据接收模块接收返回的探测声波,将接收的声波进行数据对比和岩土分子模块从而得出岩土的具体成分有哪些;
D、经过分析、对比得出的数据通过显示模块显示在显示屏上,通过2.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将测出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存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体积小便于携带,通过2.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将对比测出来的结果直接自动上传到服务器进行备份保存,方便工程人员实时读取数据,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2)本发明设有可调节数据天线,通过手动可以将可调节数据天线来出来更长,使发射出的探测声波更加稳定,清楚,提高了数据发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电路板控制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装置本体9,装置本体9内设有控制电路板6,装置本体9上表面设有探测声波发射孔1,所述探测声波发射孔1的一侧设有指南针2,指南针2的一侧设有可调节数据天线4,装置本体9的正面设有显示屏3,显示屏3的右侧设有功能按钮5,功能按钮5的下方设有指示灯7,指示灯5的下方设有电源按钮8,所述装置本体9的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未经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48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盘自动注液机装配体
- 下一篇:表面石墨烯包覆的高容量球形硬炭负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