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85265.3 | 申请日: | 201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9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军;栾洪洲;闻福岳;周建辉;王航;查鲲鹏;贺之渊;孙宝奎;高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F28D7/16;H0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柔性 直流 输电 换流 冷却系统 | ||
1.一种用于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包括:由IGBT换流阀子模块(15)串联组成的IGBT换流阀模块(16);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一次冷却系统和二次冷却系统;
所述一次冷却系统包括:冷凝器(7)及其所设的换热组件;
所述二次冷却系统包括:二次冷却装置(11)、二次冷却介质出口管(12)、二次冷却介质回流管(13)和循环泵(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冷却装置(11)与所述冷凝器(7)间的二次冷却介质回流管(13)设有循环泵(14);
所述二次冷却介质出口管(12)与所述冷凝器(7)的冷却介质入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GBT换流阀子模块(15)包括:设于散热器(3)表面的IGBT(1)和均压电阻(2);
所述散热器(3)的两端设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所述散热器(3)的换热组件包括:冷却介质出口支管(4)、冷却介质出口汇流管(5)、冷却介质主出口管(6)、冷却介质主进口管(8)、进口汇流管(9)和进口支管(10);
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散热器(3)排出后,经所述出口支管(4)、所述出口汇流管(5)、所述主出口管(6)进入所述冷凝器(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二次冷却介质为水、水加乙二醇、或水加纳米流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3)的材质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份制得:硅Si:0.30~0.6、铁Fe:0.10~0.30、铜Cu:≤0.10、锰Mn:≤0.10、镁Mg:0.35~0.6、铬Cr:≤0.05、锌Zn:≤0.15、钛Ti:≤0.余量为铝Al(最小值):未指定的其他元素:每种:≤0.05;合计:≤0.1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GBT(1)与所述散热器(3)间的触面涂有按重量份数计的下述组份制得的导热材料:石蜡油10-20份,硬脂酸3-8份,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3-7份,天然橡胶15-2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7-11份,增塑软化剂4-8份,乙丙橡胶20-30份,有机硅硅氧烷8-12份,促进剂1-3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14)包括:设有进口(144)、出口(145)及电机(141)的泵体(1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设有叶轮(147),所述叶轮(147)设于电机转轴(149)的一端,所述电机转轴(149)通过机械密封(148)与所述泵体(142)相连,所述电机(141)与所述泵体(142)间设有散热导管(143),所述散热导管(143)一端与所述电机的壳体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泵体(142)与所述泵体的内腔相连,所述散热导管(143)与所述泵体(142)密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导管与所述泵体间用氢化丁晴橡胶密封套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3)设有与监控记录仪相连的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集团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南京南瑞集团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52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柜横撑冲孔轨加强安装附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农业的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