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多种能源最优分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85700.2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1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春;牛毅;刘俊勇;宰文娇;张建新;杜洋;林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李蕊,何凡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全球 能源 互联网 多种 最优 分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全球能源互联网背景下,考虑满足受端地区电力负荷需求的送端地区多种能源的最优分配组合,并通过对最优组合中诸如送端地区上网电价,关税税率等不确定因素和投资收益进行联系度分析,以量度能源最优分配组合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背景技术
全球能源互联网通过洲际电网互联解决全球可再生能源分布与负荷中心分布不同步的问题,并获得多项效益。全球能源互联背景下的发电投资,由于清洁电源送端地区位于不同的国家,存在电源类型、财税体制和负荷消纳等差异,投资决策者面临着上网电价、碳交易价格、不同国家的关税和企业所得税税率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因此,在送端地区的电源联合外送的条件,在满足电力受端地区负荷需求以及考虑不确定因素对投资风险影响的情况下,如何对送端地区的多种能源进行最优分配,从而达到组合的收益最大,并对最优分配组合进行风险分析评估,为投资者提供一些规避风险的方法,显得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适应于全球能源互联背景下的多种能源最优分配模型,并通过模型中不确定因素与组合收益建立联系度分析,以量度能源最优分配组合的风险,为电力送端地区多种能源分配提供决策支持工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应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多种能源最优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不确定因素的概率分布函数;
(2)根据不确定因素的概率分布,对其进行模拟抽样,生成不确定因素的相关样本;
(3)对每个不确定因素的相关样本求均值,作为分配组合收益模型中的输入参数;
(4)根据智能优化算法,求解分配组合收益的最大值,得到最优分配组合;
(5)根据样本集中的数据和分配组合的模型,计算最优分配组合的风险序列;
(6)根据集对分析理论,将所述最优分配组合的风险序列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特性,计算最优分配组合的联系度;
(7)根据联系度的数值,对最优分配组合的风险进行分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解决送端地区多种能源间的分配,使得综合能源外送效益达到最优;另外,由于影响多种能源分配收益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通过不确定因素和分配收益之间建立联系度,以解决分配组合的风险量度,为电力送端地区多种能源分配提供决策支持工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的不确定因素包括上网电价、碳交易价格、关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税率。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的不确定因素的概率分布函数为:
式中,ξ、σ分别为不确定因素对数的均值和标准差。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的分配组合收益由分配组合收入和分配组合成本构成。
进一步,所述分配组合成本为:
式中,Ct,m为第m种能源发电类型在第t年的成本,m=1,2,3,分别表示水电、光伏发电和风电。Pt.m和Ut,m分别为第m种能源发电类型在第t年的总装机容量和单位功率造价,r为基准折现率,lm为第m种能源发电类型的项目周期,COM,m和Qt.m分别为第m种能源发电类型的单位运行维护成本和年上网电量,Cd,m为第m种能源发电类型的机组单位折旧成本。
进一步,所述分配组合收入为:
其中,
电能作为一种商品在外送的过程中,要考虑不同国家相应的关税标准,对其电力出境前的上网电价进行折算,得到完税上网电价为:
式中,pI为送端地区的综合上网电价,为碳交易价格,α为火电机组生产单位度电所产生的co2的量,为完税后的上网电价,pm为出境前送端地区第m种电源的测算上网电价,fm为第m种能源发电所在国家的出口关税率。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根据智能优化算法,求解分配组合收益的最大值,其中,电力送端地区多种能源分配组合收益为:
式中,为第m种能源发电类型所在国家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不同能源分配组合的最大化收益模型为:
约束条件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四川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57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