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式绕流扭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86571.9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7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森;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森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F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式绕流扭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凝换热装置,如发电厂凝汽器,尤其涉及带有固定式绕流扭带装置高效冷凝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于工业的冷凝器和应用于发电领域的凝汽器有多种,主要包括水冷式、空气式和蒸发式等,冷凝器的结构主要包括如管壳式冷凝器、套管式冷凝器等,但在应用以上各类冷凝器时,特别是水冷式冷凝器由于循环冷却水介质中含有大量杂质,特别是循环冷却水的温度一般在20~35℃之间,适合藻类和微生物繁殖,冷却水在循环使用中大量水分会蒸发,冷却水中的藻类不断浓缩,水中的碳酸氢钙浓度越来越高,游离的二氧化碳却不断挥发,使得Ca(HCO3)2分解为CaCO3而析出水垢;同时脱落的藻类易发生粘垢。这样,水垢和粘垢附着在冷凝器冷凝管内壁,造成换热效率降低,结垢严重造成管道堵塞,严重影响冷凝器正常使用。而以上各类冷凝器冷凝管拆卸清洗又非常困难,有些甚至无法清洗,只能更换新的设备,这造成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循环水在冷凝管内部流动从流态上分为层流和紊流两种基本现象。无论哪种状态,通常情况下管道液体流动时,管道中心的流速最快。管壁粗糙程度对流体流动有很大影响,降低的流速反过来会加大管壁杂质的附着,二者相互作用,造成管道内壁结垢现象加剧,从而影响冷凝器冷凝效果,降低换热效率,增加设备成本。严重影响冷凝器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固定式绕流扭带装置,以达到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解决管壁结垢,设备稳定运行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根固定扰流扭带直穿或部分穿入冷凝管中心位置,扰流扭带单端或者双端端部设计固定孔,以确保扰流扭带的稳定性和强度。装置结构简单易安装实施,检修方便,安全可靠。
固定式绕流扭带装置的材质根据循环水介质不同,可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或不锈钢、铜或钛等金属材质,安装在冷凝管内,在运行时冷凝管内的循环冷凝水分成两股旋转流动,避免平流状态,形成湍流状态,一方面对冷凝管内表面有冲刷左右,可以避免水垢和污泥在冷凝管内表面的沉积,另一方面,强烈的湍流加强换热效果,提高换热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固定式绕流扭带装置)安装在冷凝器(凝汽器)中的横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固定式绕流扭带装置)安装在冷凝器(凝汽器)中的纵剖面图。
图中所示:进气(汽轮机排气)端(3)、冷凝水出水端(4)、循环冷却水进水端(1),循环冷却水出水端(2)、冷凝管(6)、固定式绕流扭带装置(5)、冷凝器壁(7)、固定孔(10)(12)、固定穿杆(11)(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固定式绕流扭带装置,由绕流扭带本体(1)、固定支撑部分-安装孔(2)(3)和固定穿杆(4)(5)组成。固定绕流扭带(1)插入冷凝管(6)中,每根固定绕流扭带(1)由固定穿杆(4)或(5)经固定孔(2)或(3)排列进行单端固定或者双端固定,固定式扰流扭带的介入,在运行时冷凝管内的循环冷却水分成两股旋转流动,一股水流(8)冲刷冷凝管内表面,一股水流(9)形成湍流状态,一是避免冷凝管内壁污垢沉淀,达到自洁,减少维修周期,从而达到冷凝器长期稳定运行的目的;二是使冷却水强制换热,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汽轮机真空度,进而提高汽轮机发电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森,未经刘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65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