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成型导热阻燃绝缘硅橡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87210.6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5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林;杨家昌;谢朝辉;洪行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成新材料(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83/05;C08K13/02;C08K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51608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导热 阻燃 绝缘 硅橡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硅橡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加成型导热阻燃绝缘硅橡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与天然橡胶及其它合成橡胶相比,硅橡胶具有耐高、低温,耐老化,电气绝缘、生理惰性,脱模性好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化工、机械、建筑、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方面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电子产品领域,电子产品运行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热,若不及时散出,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运行效率及使用寿命,因此为了改善散热性能,会在产品中填充导热物质,降低热积累。电子用导热阻燃硅橡胶是一种典型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其主要通过向硅胶中添加导热及阻燃填料来制备,金属填料(如Al、Ag、Cu等)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但其具有导电性的,无法适用于电子产品中,无机非金属如碳化硅也具有较高导热系数,但其价格昂贵;目前大部分以氧化镁,氧化铝等作为导热填料,但其阻燃性能往往不尽如人意,并且胶料的黏度较高,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加成型导热阻燃绝缘硅橡胶, 其包括25~60份乙烯基聚硅氧烷、1.5~5份含氢聚硅氧烷、35~75份硅微粉、0~2份色浆、0.2~1份铂催化剂及0.01~0.03份抑制剂,所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数,其中乙烯基聚硅氧烷与硅微粉的重量份比例为1:(0.6~3)。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乙烯基聚硅氧烷的黏度为500mPa.s~1000mPa.s,其具有至少两个乙烯基与硅原子相连。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含氢聚硅氧烷的黏度为10mPa.s~100mPa.s,其氢原子的含量为0.1%~1.6%,至少有三个氢原子与硅原子相连,所述含氢聚硅氧烷为直链状、枝状或环状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硅微粉为亲水性硅微粉,其粒径为3μm~50μm。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铂催化剂为氯铂酸异丙醇溶液、氯铂酸四氢呋喃溶液、氯铂酸-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配合物或氯铂酸-1,3,5,7-四乙烯基-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配合物,其中Pt原子的含量为100ppm~500000ppm。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抑制剂为甲基丁炔醇、乙炔基环己醇、含炔基的马来酸或其衍生物、含炔基的富马来酸或其衍生物、多乙烯基聚硅氧烷、吡啶、不饱和酰胺类、有机磷或亚磷酸酯。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色浆是以乙烯基聚硅氧烷为分散介质的颜料。
本申请还揭示了一种加成型导热阻燃绝缘硅橡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份乙烯基聚硅氧烷和1份硅氮烷投入挰合机,搅拌5分钟后,再投入100份所述硅微粉,搅拌30分钟;
(2)继续加入1份硅氮烷,搅拌5分钟,再加入100份所述硅微粉,搅拌30分钟;
(3)重复步骤(2);
(4)加入3份硅氮烷,搅拌1小时;
(5)重复步骤(4),搅拌形成第一胶料;
(6)将捏合机升温至145℃,并加入水清洗第一胶料4次,每次清洗时的加水量为第一胶料的重量的1%;
(7)将所属捏合机抽真空,并于145℃保持真空2小时,抽出水分和低分子物质,再冷却至70℃以下;
(8)加入所述乙烯基聚硅氧烷至所述第一胶料中,直至所述乙烯基聚硅氧烷的总重量份与所述硅微粉的重量份的比例为1:0.6~3,形成第二胶料;
(9)取100份第二胶料,与多份所述抑制剂、含氢聚硅氧烷及铂催化剂搅拌混合,得到成品。
通过本申请的加成型导热阻燃绝缘硅橡胶的制作方法,调整各成分间的配比,可制得适应不同要求的导热率的成品,制得的加成型导热阻燃绝缘硅橡胶阻燃性能优异,胶料流动性佳,且原材料廉价易得,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申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成新材料(惠州)有限公司,未经华成新材料(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72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