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MI量测特性的配电网状态估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87685.5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5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秦超;栾文鹏;林佳颖;李烨;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mi 特性 配电网 状态 估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MI量测特性的配电网状态估计方法,包括:(1)根据配电网结构确定系统模型、参数,根据不同量测的特性,利用典型日负荷曲线及潮流真值模拟系统中的SCADA量测和AMI量测;(2)对AMI量测数据进行延迟处理;(3)确定SCADA量测和AMI量测数据配合的情况下配电网状态估计的周期;(4)在步骤(2)和步骤(3)所确定的量测数据的基础上,对配电网进行状态估计,确定系统的运行状态。本发明全面考虑AMI的量测特性提出了状态估计中AMI量测数据延迟和与SCADA数据量测周期不一致等问题的解决方法,实现了综合利用SCADA和AMI量测数据的配电网状态估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MI量测特性的配电网状态估计方法。
背景技术
状态估计是能量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根据应用场景,状态估计可分为在线和离线两种模式。配电网在线状态估计的时间间隔取决于电力公司,一般为10到60分钟,主要用于配电网调度和能量管理,支持实时决策和应用。其特点是使用尽量准确实时的数据分析系统当前的情景;离线状态估计是根据所有得到的量测,分析电网过去某一个时间段的情景,主要用于电网分析,窃电分析等。
在配电网状态估计领域,已有大量学者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依据状态估计模型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节点电压、支路电流、支路功率为状态变量的状态估计算法等。
由于用户侧的低压配电网缺少量测数据,在配电网状态估计中,通常仅对中压配电网进行状态估计。2009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以“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为建设目标,推动智能电能表应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截至2013年10月底,已累计安装应用智能电能表1.73亿只,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1.73亿户。智能电表的推广,为低压配电网提供大量冗余量测。这些信息丰富了配电网的量测类型,能够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因量测装置配置不足、通信通道不完善而造成的大量馈线及其分支不可观测的问题。将AMI所采集的数据合理的应用到配电网状态估计中能够更准确、全面地估计出多种量测和状态信息,从而为更高级别的应用提供完整的、可靠的、高精度的分析数据。
然而,与SCADA量测相比,AMI数据有其独特的量测特性:
1)配电SCADA量测的量测间隔一般在20s之内,最多几分钟;AMI量测的间隔可以预先设定,一般为15min,30min或一个小时。
2)智能电表有两种读取方式。国外多采用冻结方式,即预先设定冻结时刻,再读回。各表数据均有时标,但是读回时间不确定。同一时刻的各表的读入数据时间延迟在20s之内,甚至更低。在我国,只冻结每天零点时刻的数据,其余时间均采取招读方式,即通过计量中心发送指令对电表轮番读取,读完一只表,再读取另一只。一个台区下的电表读取一遍的时间根据用户的数量可达到10min-15min。
3)SCADA量测的准确度等级一般为2左右;用于AMI量测的智能电表等级一般为0.5级甚至更高。
在实际中,AMI的量测存在数据时标不一致或时间延迟、与SCADA数据的量测周期不一致等问题。这些问题是限制AMI数据应用于配电网状态估计的关键问题。
本发明考虑国内状态估计的应用实际和AMI的读取方式,重点分析采用招读AMI数据的离线状态估计。
发明内容
目前,已有学者围绕AMI量测数据在配电网状态估计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但是已有研究未能全面考虑AMI的量测特性。本发明从配电网状态估计的需求和AMI量测数据的实际特性出发,针对应用招读AMI数据的离线状态估计应用场景,提出了状态估计中AMI量测数据延迟和与SCADA数据量测周期不一致等问题的解决方法,实现了综合利用SCADA和AMI量测数据的配电网状态估计。结合国内AMI量测读取现状,分析AMI延迟数据处理前后配电网状态估计的误差情况;分析状态估计周期的调整对结果误差的影响;分析量测噪声对状态估计结果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未经天津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76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