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极系统及含有该电极系统的试条和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89253.8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7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贤;张仑;许文文;周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好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16;G01N3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谢敏楠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系统 含有 仪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电极,所述电极之一为工作电极,另一电极为参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为片状结构,所述参比电极为围绕工作电极而布置的非封闭环结构;优选地,所述片状结构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圆形或多边形;所述非封闭环结构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圆环或多边形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尤其是一种用于检测血液凝结时间的电极。
背景技术
电化学传感器已广泛用于各种临床参数的检测如血糖、凝血、血气和血液电解质等,尤其适合血液凝结时间的检测。通过使用电化学法对凝血过程中凝血酶的释放进行测量来确定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这个检测过程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血液样品与试剂接触,试剂里的促凝血酶原激酶促使血液发生凝血反应而产生凝血酶,凝血酶与试剂中的底物反应产生可氧化物质。第二个过程是分析仪在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施加一个直流电压,使可氧化物质被氧化而产生电流,通过对氧化电流曲线的分析而算出血液凝结时间。
中国实用新专利CN102818822A公开了一种通过测量凝血过程中产生的血液电阻抗变化来测量血液凝结时间的装置,这种装置包括一对或多对电极,电极材料包括但不限定于碳、金、银、铜、碳、银、钯、铂、镍、其它类似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任意组合,其作用为连通血液与检测仪器之间的电路连接。用于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的电极是一对平行布置的电极,这种电极安排也常见于电化学传感器。由于没有任何部件框定反应试剂,这种设计有一个缺点,即试剂点样的重复性不理想,因而影响测量精度。
中国专利CN2788184Y公开了一种生物检测试条,其涉及检测全血中血酮体浓度或葡萄糖浓度的一种生物检测试条,其包括:载有电极的基板,设置有反应试剂的反应区空间,亲水盖板,所述基板与亲水盖板之间的间隔层;其中,所述电极包括条状的工作电极和条状的参比电极;所述间隔层上具有一边开口的沟槽;所述反应区空间由具有沟槽的所述间隔层与所述基板、亲水盖板限定形成,并具有进样孔和排气孔。所述的排气孔位于所述亲水盖板上。该生物检测试条的结构为现有相关检测试条的常用方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
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极尤其适用于凝血酶原的检测。其重现性好、生产工艺简单。
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系统,其包括两个或以上的电极,所述电极之一为工作电极,另一电极为参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为片状结构,所述参比电极含有围绕工作电极而布置的非封闭环结构;优选地,所述片状结构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圆形或多边形;所述非封闭环结构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圆环或多边形环。
所述非封闭环状结构是具有一个开口的非封闭环结构;优选地,为具有一个开口的圆环状形状。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工作电极为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片状结构,所述参比电极为与工作电极同心布置的非封闭环状结构。
所述非封闭环状结构是指参比电极以圆环状(或近似圆环状)的路线布置,并且其一端与另一端不相接,从而限定出具有一个开口的圆环状形状。
所述开口的大小根据采用的电极制作技术而定,如果采用高精密技术如化学腐蚀法或激光切割法,开口宽度可以小至0.1mm;如果采用低精密技术如丝印法,开口宽度需要大一些,一般在1mm以上。开口越小越好,其作用主要是让连接位于其中的工作电极的导线通过。所述开口的大小根据采用的电极制作技术而定,如果采用高精密技术如化学腐蚀法或激光切割法,开口可以小至0.1mm;如果采用低精密技术如丝印法,开口需要大一些,一般在1mm以上。
所述的圆环的内直径为1mm–10mm,外径为2mm–12mm;所述圆形工作电极的直径为0.5mm–9mm。
优选地,所述的圆形工作电极和非封闭环状结构参比电极均具有一定的厚度,厚度分别为0.01mm–0.1mm和0.05–0.5mm。厚度是指突出于基板的水平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好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好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92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氟化全氟聚醚酸端基的方法
- 下一篇:搜索引擎的安全性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