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铌钛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89322.5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35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杨绍利;吴恩辉;侯静;马兰;赖奇;王涛;胡炼;甘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C22B4/06;C22B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柯海军,武森涛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铌钛 铝合金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配料:取钛白粉27.3~30重量份、铝粉24.6~30.3重量份、氧化钙23.5~28.5重量份、氟化钙14.3~20重量份,五氧化二铌3~8重量份;
b.混匀:将a步骤配好的料混合均匀;
c.焙烧:将b步骤混匀的原料焙烧,焙烧温度1450~1600℃,焙烧时间10~40min;
d.冷却:将c步骤焙烧后的原料冷却,实现高铌钛铝合金和熔渣的有效分离;
其中,所述高铌钛铝合金材料含有:55~63.2重量份的Ti、26.8~40重量份的Al和5~15重量份的N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由55~63.2重量份的Ti、26.8~40重量份的Al、5~15重量份的Nb、1.5~1.8重量份的氧和0.8~1.2重量份的其它杂质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采用球磨机混合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在马弗炉中进行焙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在马弗炉中进行焙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d步骤在空气气氛下自然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d步骤在空气气氛下自然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d步骤在空气气氛下自然冷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d步骤在空气气氛下自然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球磨机混匀的球磨时间20~60min。
11.根据权利要求1~2、5、7~10任一项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焙烧温度1500℃-1600℃。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焙烧温度1500℃-1600℃。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焙烧温度1500℃-1600℃。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焙烧温度1500℃-1600℃。
15.根据权利要求1~2、5、7~10、12~14任一项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焙烧时间10~30min。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焙烧时间10~30min。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焙烧时间10~30min。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焙烧时间10~30min。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焙烧时间10~30min。
20.根据权利要求1~2、5、7~10、12~14、16~19任一项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钛的收率90%以上,铌的收率95%以上,合金收率80%以上。
2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钛的收率90%以上,铌的收率95%以上,合金收率80%以上。
2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钛的收率90%以上,铌的收率95%以上,合金收率80%以上。
2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铌钛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钛的收率90%以上,铌的收率95%以上,合金收率8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学院,未经攀枝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93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