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网络的分流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89778.1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0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贺胜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沈寒酉,张颖玲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网络 分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融合网络的分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流量需求的快速增加,多种网络架构同时存在的现状会维持很长的时间,例如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s)网络、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G,Fifth Generation)网络等蜂窝网络和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AN)等不同网络架构同时存在;因此,多种网络的融合也会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对于在多种网络融合后,终端如何对传输链路进行选择,却没有提出有效的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融合网络的分流方法和装置,在多种网络融合的情景下,实现了终端动态地选择传输链路,从而达到数据的动态分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网络的分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监控终端的当前移动状态;
当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状态为相对静止状态时,指示所述终端通过第一网络链路传输,并调度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传输所述终端的数据流;
当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状态为高速运动状态时,指示所述终端通过第二网络链路传输,并调度所述第二网络链路传输所述终端的数据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的移动状态通过所述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的变化速率进行表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的移动状态通过所述终端的锁定位置的偏移变化速率进行表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的移动状态通过所述终端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的变化速率进行表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监控终端的当前移动状态,具体包括:
监控所述终端RSSI的变化速率;其中,所述RSSI的变化速率通过预设时间内RSSI的变化量的绝对值进行表征;
将所述终端RSSI的变化速率与预设的参照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终端RSSI的变化速率不高于所述预设的参照值时,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状态为相对静止状态;
当所述终端RSSI的变化速率高于所述预设的参照值时,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状态为高速运动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监控终端的当前移动状态,具体包括:
监控所述终端的锁定位置的偏移变化速率;其中,所述锁定位置的偏移变化速率通过预设时间内锁定位置的偏移变量的绝对值进行表征;
将所述终端锁定位置的偏移变化速率与预设的参照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终端锁定位置的偏移变化速率不高于所述预设的参照值时,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状态为相对静止状态;
当所述终端锁定位置的偏移变化速率高于所述预设的参照值时,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状态为高速运动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监控终端的当前移动状态,具体包括:
监控所述终端RSRP的变化速率;其中,所述RSRP的变化速率通过预设时间内RSRP的变化量的绝对值进行表征;
将所述终端RSRP的变化速率与预设的参照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终端RSRP的变化速率不高于所述预设的参照值时,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状态为相对静止状态;
当所述终端RSRP的变化速率高于所述预设的参照值时,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移动状态为高速运动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为WLAN网络;所述第二网络链路为蜂窝移动网络。
在上述方案中,当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为WLAN网络时,所述指示终端通过第一网络链路传输,包括:
通知所述终端在下一时刻通过WLAN网络链路传输数据;
相应地,所述调度第一网络链路传输终端的数据流,具体包括:
在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DCP层将所述终端数据通过GPRS隧道协议GTP-U,,并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发送到WLAN侧WT网元。
在上述方案中,当所述第二网络链路为蜂窝移动网络时,所述指示终端通过第二网络链路传输,包括:
通知所述终端在下一时刻通过蜂窝移动网络链路传输数据;
相应地,所述调度第二网络链路传输终端的数据流,具体包括:
在PDCP层将所述终端数据通过eNodeB协议层发送给所述终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网络的分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监控模块、第一指示调度模块和第二指示调度模块;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97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镜铰链结构及应用的眼镜
- 下一篇: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