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麻竹的控蔸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89854.9 | 申请日: | 201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3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黄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保成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33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竹子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竹的控蔸方法。
技术背景
麻竹,又叫甜竹,大叶乌竹,是笋材兼用竹种,其生产的笋脆嫩无渣、美味可口、纤维含量少、营养丰富深受人们青睐。以其体粗壮、肉厚、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而成为南方主导的笋用竹种植品种。麻竹是丛生竹,随着经营年限的增加,如果缺乏科学的管护,每年砍伐老竹及采笋留下的老竹蔸、笋蔸充塞林地,而且很难枯死、腐烂,导致采笋面逐年增高,竹蔸悬空,营养面窄,有些竹丛甚至长不出笋,造成了有竹不成林,有林不产笋的低产林局面,严重影响竹笋产量,大大缩短了竹林的经营年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麻竹的控蔸方法,以减少老竹蔸的形成,延长竹林的经营年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麻竹的控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减少培土
目前麻竹栽培技术中,培土是培育大笋、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但是培土后如果不扒土,会造成采笋面抬高原因之一。因此,从种植当年开始,第一年可进行少量培土,厚度为4~6cm为宜;第二年以后就不再培土,而是结合松土除草进行壅垛压青,把杂草铲除后堆在竹蔸附近,同样有培土的效果。
2.采笋
采笋有嫩采和老采两种方法,老采以竹笋长至露出2~3个节间时采收,虽然产量比嫩采高些,但是每年地面上会留下大量的老笋蔸,这些活的笋蔸越积越多,竹笋产量会越来越低。因此,要采用嫩采的方法,即竹笋长到50cm左右时扒开泥土露出竹笋根部,使用专用的薄型笋刀割取,这要可以减少老竹蔸的形成。
3.留笋
麻竹栽培管理中,每丛竹子每年都要留2~3根笋作为后备母竹,以提高来年竹笋产量。为此,当采笋季节即将结束时,就进入留笋阶段,要选择健壮、无虫害且单独生长于竹丛两侧或上方的笋留作后备母竹,不能在竹丛中留笋,也不能留两根长在一起的笋,方便今后管理,避免因采笋面窄、采笋困难等而造成老竹蔸的逐渐形成。
4.母竹留养
春季进行竹园砍草后,在施肥前要把3年树龄以上的老母竹砍除,方法是离地面20~30cm砍断,然后用直径为2.5~3cm的圆凿将竹蔸的竹节打通,在竹筒中放200~250g尿素或者高效复合肥将该竹蔸烧死,加快竹蔸的枯死、腐烂,避免老竹蔸的形成,延长竹园经营年年限。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所提出的麻竹控蔸方法工艺简单,容易实施。
2.本发明实施整个过程不使用任何的化学药品,不会造成竹园环境污染,所产竹笋品质优越。
3.实施本发明,可以控制竹园老竹蔸的形成,减少笋农清蔸人力物力投入,节约经营成本,延长竹园的经营年限,增加笋农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的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麻竹的控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减少培土
目前麻竹栽培技术中,培土是培育大笋、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但是培土后如果不扒土,会造成采笋面抬高原因之一。因此,从种植当年开始,第一年可进行少量培土,厚度为4~6cm为宜;第二年以后就不再培土,而是结合松土除草进行壅垛压青,把杂草铲除后堆在竹蔸附近,同样有培土的效果。
2.嫩采竹笋
采笋有嫩采和老采两种方法,老采以竹笋长至露出2~3个节间时采收,虽然产量比嫩采高些,但是每年地面上会留下大量的老笋蔸,这些活的笋蔸越积越多,竹笋产量会越来越低。因此,要采用嫩采的方法,即竹笋长到50cm左右时扒开泥土露出竹笋根部,使用专用的薄型笋刀割取,这要可以减少老竹蔸的形成。
3.合理留笋
麻竹栽培管理中,每丛竹子每年都要留2~3根笋作为后备母竹,以提高来年竹笋产量。为此,当采笋季节即将结束时,就进入留笋阶段,要选择健壮、无虫害且单独生长于竹丛两侧或上方的笋留作后备母竹,不能在竹丛中留笋,也不能留两根长在一起的笋,方便今后管理,避免因采笋面窄、采笋困难等而造成老竹蔸的逐渐形成。
4.母竹留养
春季进行竹园砍草后,在施肥前要把3年树龄以上的老母竹砍除,方法是离地面20~30cm砍断,然后用直径为2.5~3cm的圆凿将竹蔸的竹节打通,在竹筒中放200~250g尿素或者高效复合肥将该竹蔸烧死,加快竹蔸的枯死、腐烂,避免老竹蔸的形成,延长竹园经营年年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保成,未经黄保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98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尾气的大颗粒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线SO2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