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行器缝隙流动气动热评估的试验数据天地换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90388.6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4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吴聪;贺济洲;朱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器 缝隙 流动 气动 评估 试验 数据 天地 换算 方法 | ||
1.一种飞行器缝隙流动气动热评估的试验数据天地换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缝隙加热的电弧风洞试验分别获得有缝模型和无缝模型缝隙的测温数据,并根据所述测温数据获得试验状态的缝隙内外壁焓比;
根据预设飞行条件,计算飞行状态的缝隙外表面壁焓;
根据所述缝隙内外壁焓比和所述缝隙外表面壁焓获得飞行状态缝隙内部壁焓和壁温;
基于飞行状态缝隙内部壁温曲线,通过气动热辨识获得缝隙带来的额外注入热流随内部壁温的变化曲线;
基于外部气动加热计算温度模型,在缝隙内部加载所述缝隙额外注入热流,获得飞行状态缝隙结构传热计算模型,根据所述飞行状态缝隙结构传热计算模型获得真实缝隙结构处的温度;通过气动热辨识获得缝隙带来的额外注入热流随内部壁温的变化曲线,包括:
通过有缝模型底部测量温度进行气动热辨识,得到侧面传热、辐射加热和缝隙加热的总注入热流;
通过无缝模型底部测量温度进行气动热辨识,得到侧面传热、辐射加热的总注入热流;
有缝模型和无缝模型缝隙内辨识注入热流两者相减获得额外注入热流随内壁温变化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缝隙流动气动热评估的试验数据天地换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缝隙加热的电弧风洞试验分别获得有缝模型和无缝模型缝隙的测温数据,包括:
采用双比色测温仪测量缝隙外表面温度,采用热电偶测量内侧缝隙所在薄金属板外侧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903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