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移动消融脊的套索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90805.7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1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I.方;J.克拉克;K.达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伯斯特生物官能(以色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24 | 分类号: | A61B5/24;A61B5/25;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金飞;傅永霄 |
地址: | 以色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移动 消融 套索 导管 | ||
本发明题为“具有可移动消融脊的套索导管”。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包括可移动脊的套索电极组件的导管。套索电极组件可具有一系列感测电极并且可被配置成接合患者的脉管口。可移动脊可具有消融电极并且可围绕套索电极组件的周边沿着轨道行进。通过调节可移动脊的位置,可消融组织以围绕脉管的周边形成消融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生理(EP)导管,具体地,涉及用于心脏中标测和/或消融的EP导管。
背景技术
当心脏组织区域异常地向相邻组织传导电信号时,便会发生心率失常(例如心房纤颤),从而扰乱正常的心动周期并导致心律不齐。不期望信号的重要来源位于沿左心房肺静脉的组织区域和上肺静脉中。在这种情况下,当肺静脉中产生无用信号后或当无用信号从其它源传导通过肺静脉后,这些无用信号被传导进入其中可引发或维持心率失常的左心房。
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包括以外科手术方式扰乱造成心律失常的信号来源,以及扰乱用于此类信号的传导通路。最近,已经发现的是通过标测心内膜和心脏容量的电学性质,并通过施加能量选择性地消融心肌组织,在一些情况下能够终止或改变无用的电信号从心脏的一个部分传播到另一部分。消融过程通过形成非传导性的消融灶来破坏无用电通路。此类消融过程的示例被称为肺静脉隔离,并且涉及消融与肺静脉和左心房的接合点相邻的区域中的组织。所得的一个或多个消融灶可隔离发生于所述区域的不规则电信号使其无法通过心房的其余部分传播并扰乱患者的心跳。
对于这些和其它应用而言,常规做法可涉及两步过程。首先,使用具有用于感测电活动的一个或多个电极的标测导管来测量治疗区域处的电活动以识别用于消融的目标区域。继而,然后可将消融导管与目标区域相邻定位以递送足以形成非导电消融灶的能量。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导管和一种用于标测并消融组织而不需要利用多个导管的技术。同样,希望减少或避免在进行标测和消融过程时重新定位导管的需要。如将在下文描述的那样,本公开满足了这些和其它需要。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一种导管,该导管具有细长导管主体和位于导管主体的远侧端部处的套索电极组件,所述细长导管主体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以及贯穿其的至少一个管腔,所述套索电极组件具有多个感测电极和具有消融电极的可移动脊。
在一个方面,所述套索电极组件可具有围绕内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轨道并且所述可移动脊可沿着所述轨道行进。所述可移动脊可固定到牵拉构件,所述牵拉构件设置在所述细长导管主体的所述管腔内并且延伸到所述导管的近侧端部。位于所述导管的所述近侧端部处的致动器可联接到所述牵拉构件,使得对所述致动器的操纵调节所述可移动脊沿着所述轨道的位置。
在一个方面,所述套索电极组件可位于相对于所述细长导管主体的纵向轴线相对横向的平面中并且所述可移动脊可相对于所述套索电极组件的所述平面朝近侧弯曲。
在一个方面,所述套索电极组件可被配置成接合患者的脉管口内的组织。所述可移动脊可具有被配置成在所述套索电极组件接合在所述口中时致使所述消融电极接触组织的预先确定的形状。例如,所述脉管可为肺静脉。
在一个方面,所述消融电极可为冲洗式的。
在一个方面,所述可移动脊可包括温度传感器。
在一个方面,所述细长导管主体可为可操纵的。
本公开还涉及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通过下述方式来提供与心脏的电连通:提供导管,所述导管具有细长导管主体和位于所述导管主体的所述远侧端部处的套索电极组件,所述细长导管主体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以及贯穿其的至少一个管腔,所述套索电极组件具有多个感测电极和具有消融电极的可移动脊;将所述导管的所述远侧端部定位在所述心脏的期望区域处;并使所述套索电极组件接合在脉管口内,以使所述感测电极中的至少一者接触组织。
在一些方面,提供电连通可包括记录从接触组织的所述至少一个电极接收的电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伯斯特生物官能(以色列)有限公司,未经韦伯斯特生物官能(以色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908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