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褥疮的气动枕桥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94745.6 | 申请日: | 201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8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玲;张伟东;赵展;梁巨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A61H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褥疮 气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辅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褥疮的气动枕桥。
背景技术
褥疮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可分为外源性、原发性、内源性及继发性等类型。外源性因素产生于软组织之上的机械应力,包括压迫、剪切力及磨擦力;内源因素决定于软组织衰竭的敏感性,包括营养不良、贫血、失禁及感染等。在这些病理因素中,多数支持褥疮的主要因素是长期压迫不活动。最常用的方法是为长期卧床的病人定时翻身,一般两个小时左右翻身一次。翻身的目的是改变身体受压的部位,尽量减少身体同一位置的受压时间。
褥疮护理用枕桥可以有效的防止褥疮的产生。但是市场上常见的枕桥虽然有成本低,制造简单等优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更是存在工作量大,操作不方便等缺点。
另一种防治褥疮用的设备是一种气袋波动式褥疮防治床垫。气袋相隔分成两组,通过气泵对其交替充放气,使两组气袋轮流处于增压和减压状态支撑病人,并对病人产生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防治褥疮。但是这种床垫并不能释放病患者的受压迫部位,不能很好地防治褥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褥疮的气动枕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褥疮的气动枕桥,包括左侧背部气体枕桥、右侧背部气体枕桥、左侧膝部气体枕桥、右侧膝部气体枕桥和充气泵,左侧背部气体枕桥和右侧背部气体枕桥分别通过通气管与充气泵相连,左侧膝部气体枕桥通过通气管与左侧背部气体枕桥相连,右侧膝部气体枕桥通过通气管与右侧背部气体枕桥相连。
所述左侧背部气体枕桥和右侧背部气体枕桥通过中间连接气囊相连,并且对称连接在中间连接气囊的两侧;左侧背部气体枕桥和右侧背部气体枕桥各包括下层三角形充气袋和上层柱状充气袋;两个下层三角形充气袋分别通过通气管与充气泵相连;两个上层柱状充气袋通过中间连接气囊连通,并统一与充气泵相连;所述左侧膝部气体枕桥和右侧膝部气体枕桥分别与相应的下层三角形充气袋相连。
所述三角形充气袋充满气后的倾角为30°。
所述两个上层柱状充气袋和中间连接气囊各包括多段充气柱,并且整齐排列成多个列,同一列的三段充气柱相连通;各列充气柱按排列顺序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奇数组的充气柱通过通气管顺序连通并与充气泵相连,偶数组的充气柱通过通气管顺序连通并与充气泵相连。
所述两个上层柱状充气袋和中间连接气囊的各段充气柱表面都均匀分布有直径为2mm的出气小孔。
所述左侧膝部气体枕桥和右侧膝部气体枕桥为凸弧形充气袋,左侧膝部气体枕桥和右侧膝部气体枕桥之间通过连接带相连。
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操作方便,工作量小。当不需要充气侧卧使用时,该气动枕桥下层充分放气后,上层可以由充气泵充放气继续工作,铺在病患者身下,这时该气动枕桥可以继续工作。当病患者需要侧卧时,通过充气泵的控制即可给一侧的枕桥充气,从而使病患侧卧。减少背部的长时间压迫。
附图说明
图1为给右侧枕桥充气后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2为下层未充气,仅上层交替充气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2,本发明的防褥疮的气动枕桥,包括左侧背部气体枕桥1、右侧背部气体枕桥2、左侧膝部气体枕桥3、右侧膝部气体枕桥4和充气泵5,左侧背部气体枕桥和右侧背部气体枕桥分别通过通气管与充气泵相连,左侧膝部气体枕桥通过通气管6与左侧背部气体枕桥相连,右侧膝部气体枕桥通过通气管7与右侧背部气体枕桥相连。
其中,左侧背部气体枕桥和右侧背部气体枕桥通过中间连接气囊8相连,并且对称连接在中间连接气囊的两侧;左侧背部气体枕桥和右侧背部气体枕桥各包括下层三角形充气袋11、21和上层柱状充气袋12、22;两个下层三角形充气袋分别通过通气管9、10与充气泵相连;两个上层柱状充气袋通过中间连接气囊连通,并统一与充气泵相连;左侧膝部气体枕桥和右侧膝部气体枕桥分别与相应的下层三角形充气袋相连。
本发明中的三角形充气袋充满气后的倾角为30°。
本发明中的两个上层柱状充气袋和中间连接气囊各包括多段充气柱,并且整齐排列成多个列,同一列的三段充气柱相连通;各列充气柱按排列顺序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奇数组的充气柱通过通气管顺序连通并通过通气管13与充气泵相连,偶数组的充气柱通过通气管顺序连通并通过通气管14与充气泵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94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角度牙缝刷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滚轮的高效涂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