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非均质储层五点井网水驱波及系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95480.1 | 申请日: | 201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8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超;李存贵;王明;单献国;田巍;杨瑞敏;赵晓林;高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02;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非均质储层 五点 井网水驱 波及 系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非均质储层五点井网水驱波及系数的方法,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利用表征目标储层的物性参数、流体特征参数和驱油效率,确定非均质储层五点井网中一口水井与一口油井之间的单根流管的流量,构建五点井网中单个计算单元的产量模型和五点井网的产量模型,在建立目标储层五点井网的水驱波及系数与驱替倍数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储层五点井网的水驱波及系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平面非均质对水驱波及系数的影响,水驱波及系数计算精度高的非均质油层五点井网水驱波及系数确定方法,为非均质油藏数值模拟及现场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非均质储层五点井网水驱波及系数的方法,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驱波及系数是注水油田开展动态分析、评价水驱效果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油田水驱的采收率。由一口注水井及其周边四口采油井组成的五点井网是油藏开发中普遍采用的一种井网型式。目前水驱波及系数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三种:
1)、丙型水驱曲线法。该方法依据由累积油液比和累积产液量之间的直线关系式得到的丙型水驱曲线,推导出水驱体积波及系数与含水率的变化关系式。该方法仅适用于丙型水驱规律,在表征水驱特征直线段出现后,其确定的水驱波及系数误差较大。
2)、驱油效率确定水驱波及系数法。该方法利用水驱驱油效率、体积波及系数表达式,推导出水驱驱油效率、体积波及系数与含水率的理论关系式。该方法过多依赖于目标区块开发初期的原油高压物性和描述油藏流体性质的PVT静态资料,与生产实际符合度较低。
3)、室内实验法,该方法采用大尺寸非均质物理模型,利用模型上布置的饱和度测量探针,通过动态测量水驱的开采效果、压力和饱和度场变化,得到不同井网条件下的水驱波及系数。该方法实验步骤多、周期长、可重复性低。
综上所述,在现有条件下,由于非均质油藏渗透率、孔隙度等物性参数在不同位置变化较大,采用上述方法确定的水驱波及系数存在精度低的缺点,导致水驱效果评价结果与生产实际误差较大,并且上述方法不能确定非均质油藏不同位置的水驱波及系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确定的水驱波及系数存在精度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确定非均质储层五点井网水驱波及系数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表征目标储层的物性参数、流体特征参数和驱油效率,确定非均质储层五点井网中一口水井与一口油井之间的单根流管的流量,构建五点井网中单个计算单元的产量模型和五点井网的产量模型,在建立目标储层五点井网的水驱波及系数与驱替倍数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储层五点井网的水驱波及系数。
本发明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目标储层的岩心和油水样品,确定表征目标储层的物性参数、流体特征参数和驱油效率:
1.1、利用目标储层的岩心,测定表征目标储层的物性参数,包括渗透率和孔隙度;
1.2、利用目标储层的油水样品,测定表征目标储层的流体特征参数,包括地层原油粘度、地层水粘度、油相相对渗透率和水相相对渗透率;
1.3、利用目标储层岩心的相渗实验,测定并绘制包含油相相对渗透率和水相相对渗透率的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对应关系曲线;
1.4、利用目标储层的岩心和油水样品,测定目标储层的驱油效率。
2、在目标储层内以一口水井及周边四口油井,构建五点井网;利用油水两相渗流模型,确定非均质储层五点井网中一口水井与一口油井之间的单根流管的流量。
3、依据五点井网的对称性,将五点井网均分为8个相同的计算单元,利用步骤2建立单根流管的流量模型,构建五点井网中单个计算单元的产量模型。
4、利用步骤3确定的五点井网中单个计算单元的产量模型,构建五点井网的产量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954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