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负反馈控制制动力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95832.3 | 申请日: | 201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6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邹家春;孟红星;陈明星;姚荣康;戴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62 | 分类号: | F16D65/6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11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负反馈 控制 制动 装置 | ||
1.机械负反馈控制制动力的装置,包括钳体,钳体内设横移式楔块,楔块滑动配合摩擦元件,楔块与弹性元件相触;所述的摩擦元件向上运动并能向外横向顶触楔块,楔块将作用力传递至所述的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设一能竖向移动的反馈锥块以及一能横向移动的从动楔块,从动楔块与所述的弹性元件相触,摩擦元件向上运动并能顶触所述的反馈锥块,反馈锥块推动从动楔块横向移动,从动楔块将作用力传递至所述的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产生的正压力(F)等于楔块的作用力(F1)与从动楔块的作用力(F2)之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块、摩擦元件以及从动楔块设置两组,两组结构呈对称状布设;两侧摩擦元件的摩擦面相平行且留有间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的斜面与竖直方向直线的夹角为α,所述从动楔块的斜面与竖直方向直线的夹角为β;楔块与所述的从动楔块并排布设,从动楔块的斜面与楔块的斜面朝向同侧;两侧从动楔块间设置所述的反馈锥块,反馈锥块的两侧面呈斜面状,反馈锥块的斜面与同侧从动楔块的斜面相平行并滑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楔块的顶面与钳体的顶板相触且横移式配合,楔块的底面与钳体底板相触且横移式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楔块的顶面与钳体的顶板通过滑轨或滑道配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动楔块的顶面与钳体的顶板相触并横移式配合,从动楔块的底面与钳体底板相触并横移式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动楔块的顶面与钳体的顶板通过滑轨或滑道配合。
8.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反馈锥块形成两凸部,两凸部的下平面分别处于两侧摩擦元件的上表面之上,摩擦元件向上运动至一定位置,其上表面能向上顶触反馈锥块的凸部下平面。
9.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元件形成凸出部,凸出部的上表面之上正对反馈锥块的底面,摩擦元件向上运动至一定位置,其凸出部的上表面能向上顶触反馈锥块的底面。
10.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楔块的前侧面紧固一前压板,摩擦元件的外侧面与前压板的内壁贴合,且前压板对摩擦元件具有导向作用。
11.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动楔块的后侧面紧固一后压板,反馈锥块与后压板的内壁相触,且后压板对反馈锥块具有导向作用。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楔块固定于楔块之上而呈一体状,所述的弹性元件作用于从动楔块与楔块的交接处;楔块的斜面与竖直方向直线的夹角为α,所述从动楔块的斜面与竖直方向直线的夹角为β,β大于α。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反馈锥块的两侧下表面之下分别正对同侧摩擦元件的上表面,摩擦元件向上运动至一定位置,其上表面能顶触反馈锥块的下表面。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块固定于从动楔块之上而呈一体状,所述的弹性元件作用于从动楔块与楔块的交接处;楔块的斜面与竖直方向直线的夹角为α,所述从动楔块的斜面与竖直方向直线的夹角为β,β大于α;摩擦元件向下延伸并折弯而形成顶触面,顶触面处于反馈锥块的同侧受力面之下,摩擦元件向上运动且其顶触面能向上顶触反馈锥块的受力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958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