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脾湿不运型口癣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97692.3 | 申请日: | 2016-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0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罗兴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兴倍加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20;A61P1/02;A61P17/00;A61P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499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脾湿不运型口癣 丸剂 药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脾湿不运型口癣的丸剂药物,特别是供脾湿不运型口癣患者使用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医者认为:口藓,中医也称为“口破“、“口糜”或“口蕈”,口癣早期为丘疹状,灰白透蓝,有丝状乳头受累。逐渐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斑块,触之有粗糙感,舌乳头萎缩后成为鲜红或暗红色平滑斑,可发生糜烂。其发病与内伤七情,外感风热燥邪有关。例如思虑过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温内停,蕴而化热,热则生燥,燥胜则干,可导致粘膜粗糙,白色条纹,渗出糜烂,外感风热,入里化火,上蒸于口,亦可加重病情。因脾为后天之本,主一身肌肉,开窍于口,肝主疏泄,怒则伤肝,肝阳上亢,耗伤阴血,更增内燥,故本病常责之于脾、肝两经。
发明内容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脾湿不运型口癣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脾湿不运型口癣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脾湿不运型口癣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脾湿不运型口癣的丸剂药物,以解决脾湿不运型口癣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脾湿不运型口癣。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脾湿不运型口癣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茯苓150~260g、香加皮50~100g、半夏30~100g、陈皮30~130g、延胡索80~160g、莪术50~100g、广木香15~50g、大枣60~160g、人参30~120g、砂仁30~65g、 白术80~160g、当归80~160g、炙甘草20~100g、白鲜皮100~260g、连翘150~260g,炼蜜适量。
一种治疗脾湿不运型口癣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茯苓170~230g、香加皮60~90g、半夏35~90g、陈皮35~115g、延胡索90~140g、莪术60~90g、广木香18~45g、大枣70~140g、人参35~105g、砂仁35~60g、 白术90~140g、当归90~140g、炙甘草25~170g、白鲜皮115~230g、连翘170~230g,炼蜜适量。
一种治疗脾湿不运型口癣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茯苓200g、香加皮80g、半夏80g、陈皮100g、延胡索120g、莪术80g、广木香40g、大枣120g、人参90g、砂仁50g、 白术120g、当归120g、炙甘草150g、白鲜皮200g、连翘200g,炼蜜适量。
一种治疗脾湿不运型口癣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除炼蜜外,将上述其它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蜜丸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过筛后,放入无菌室中的专用药器中拌均,然后制备成蜜丸剂(其蜜丸剂的粒度为:4.9mm~5.0mm),继而晒干,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治疗脾湿不运型口癣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蜜丸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8g /次,温开水冲服。服药9~12天,症状消失,口腔趋于正常。半年后追访,未复发。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香加皮,性味:辛苦、微温,有毒,具有祛风湿、利水消肿、强心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水肿、小便不利、心力衰竭;
半夏,性味:味辛、性温,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陈皮,性味:味辛、苦、性温,具有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不和、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哕逆、痰湿阻肺、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头目眩晕、水肿、小便不利、大便秘结、乳痈疥癣、中鱼蟹毒、酒毒等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兴倍加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兴倍加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976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矛行血通淤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嗜睡症的组合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