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海走航投弃式剖面仪长距离线性时变传输信道建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05597.3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68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郑羽;靳翔羽;王晓瑞;东磊;窦珺荣;宋国民;尚应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3/00 | 分类号: | G01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信道 信道 信道传输特性 走航 测量 数据采集卡 测量数据 传输过程 传输提供 复杂特性 实验数据 数据传输 通信方式 系统建模 线性时变 相频特性 信道特性 信号频率 仪器通信 直接测试 阻抗参数 剖面仪 盐度 畸变 建模 深海 时变 衰减 原型 验证 统计 研究 | ||
1.深海走航投弃式剖面仪长距离线性时变传输信道建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是:
第1步、信道传输特性测量
利用LABVIEW软件和数据采集卡向固定探测深度下的XCTD信道一端分别发送频率间隔为100Hz的正弦波,并在信道的另一端采集经过信道的接收信号,通过对原始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对比计算得到固定探测深度下信道对不同频率的信号幅值以及相位的影响;
第2步、信道连续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的建立
根据上述步骤中所测得的离散的信道特性,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信道特性进行拟合,得到不同探测深度下信道的连续幅频与相频特性;
第3步、对测得的信道特性进行验证实验
为了验证此方法对于信道特性测量的准确性,选择分别向探测深度为800m,1300m和1800m的信道发送100Hz方波,利用测得的信道特性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恢复,并与原始发送的方波进行比较,得出测量信道传输特性的正确性;
第4步、利用测得的信道特性对复杂信号进行恢复
在实际通信应用中,信号很少是一个只含某个单一频率的简单信号,有可能是有很多频率的复合信号,因此为了验证测量得到的信道特性对复合信号的恢复性能,向1300m信道发送含有不同频率的三角波与正弦波的复合信号,得到800Hz复合信号和4KHz复合信号的恢复结果与原始发送信号对比,并通过分析得出根据信号频率以及信道特征设计相应的通信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走航投弃式剖面仪长距离线性时变传输信道建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信号系统原理向系统持续发送间隔频率为100Hz的正弦信号,通过计算得到信道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幅值以及相位的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走航投弃式剖面仪长距离线性时变传输信道建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这些离散的实验室数据之后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具实际意义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离散数据进行插值拟合,使得测量得出的信道特性能够满足实际通信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走航投弃式剖面仪长距离线性时变传输信道建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方波信号的特性对测量得到的信道特性进行验证,验证得出信道特性的正确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走航投弃式剖面仪长距离线性时变传输信道建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更好地模拟实际通信中信道对不同频率的复杂信号的作用,向信道发送不同频率的复合信号,在接收端利用接收到的波形和拟合出的信道特性,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恢复,并对其对比结果进行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055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力球轴承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弧光谱同步实时扫描线性多通道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