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聋哑或耳聋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06402.7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0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艳平 |
主分类号: | A61K36/815 | 分类号: | A61K36/815;A61P27/16;A61K35/55;A61K35/24;A61K33/26;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张松林 |
地址: | 27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聋哑 耳聋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聋哑或耳聋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银花、瓜蒌、当归、元胡、川芎、人参、五灵脂、冰片、麝香或人工麝香、磁石、杞果、公英、山萸肉。经过水煎煮得提取液,制备成滴耳制剂。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够促进损伤和死亡的感音母细胞和传导神经的再生修复,进而恢复听力,经过特殊语言训练,使聋哑患者具有和掌握听、说的语言能力,成为正常人,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聋哑或耳聋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内耳听觉细胞严重损伤导致的语言听觉障碍称为聋哑。耳聋分为感应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传导性耳聋是可以治愈的,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是世界性难题,既往研究表明,哺乳动物毛细胞就是听觉细胞,感音神经性耳聋是听神经和耳蜗毛细胞退变和破坏消失造成的,一旦损害很难修复。
目前,中西医治疗耳聋的主要方法有:药物疗法、人工耳蜗植入、助听器等。药物治疗对于改善听功能有一定效果,但十分有限,有些药物还有较大的毒副作用。采用佩戴助听器及电子耳蜗植入的方式,对聋哑人听力重建有一定作用,经过几年时间的语言训练,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不能根治,摘掉助听器与其他人语言交流就困难了。并且植入耳蜗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植入人工电子耳蜗破坏原有身体组织,使患者永久失去药物治疗的机会,二是人工电子耳蜗价格昂贵(价格约在10-30万元之间),加上康复训练费用,一般残疾人家庭难以承受。
近年来,中药治疗耳聋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发展。
中国专利CN1173371A公开了一种治疗耳聋的中药,由葛根、丹参、柴胡、石菖蒲、熟地、金银花、野菊花等19味中药配制而成,功能通窍开闭,活血通络,滋肾聪耳,主治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聋、老年性耳聋、药物中毒性耳聋,经临床848例验证,痊愈率为38.2-67.2%,有效治疗率低。
中国专利CN1775254A于2006年05月24日公开了一种治疗耳聋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由龙胆、黄芩、地黄、泽泻、川木通、栀子、当归、九节菖蒲、甘草、羚羊角中药原料制成。该发明制备的耳聋胶囊具有镇痛、抗炎、抑菌的作用,但没有临床疗效耳聋及动物实验治疗耳聋的数据支持。
中国专利CN101439131A的专利中报道了一种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方和重量比为:熟地黄22-48份,泽泻8-18份。该专利中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滋阴补肾,利水泄热的功效,可显著降低噪音造成的耳蜗毛细胞的损失率,降低ABR阈移,对于感音神经性耳聋有一定的防治功效,但未报道该中药组合物能够促进耳蜗毛细胞再生的问题,从而得到治愈效果。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耳是听觉器官,肾开窍于耳,是指耳的听觉功能,依据于肾中精气充养、肾中精气充盈、髓海得新,则听觉灵敏。因此,脾肾两虚,精气不足是聋哑患者耳聋的主要原因。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聋哑或耳聋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纯中药制剂,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并且对耳蜗受损的毛细胞有一定的修复再生作用,能够有效地恢复聋哑病人的听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银花20-40份、瓜蒌20-40份、当归5-15份、元胡20-40份、川芎30-55份、人参4-8份、五灵脂5-15份、冰片10-30份、人工麝香2-10份、磁石20-40份、杞果10-20份、公英20-40份、山萸肉20-40份。
优选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银花30份、瓜蒌30份、当归10份、元胡30份、川芎45份、人参6份、五灵脂10份、冰片20份、人工麝香5份、磁石30份、杞果15份、公英30份、山萸肉3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艳平,未经刘艳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064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五皮酊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家居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