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06721.8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2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长文;黄俊宏;张洲;蔡育徵;徐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组 液晶显示屏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柔性线路板、第一驱动芯片、第二驱动芯片及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无缝连接的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安装于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柔性线路板电连接系统主板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同步信号和所述第二同步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同步显示图像。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液晶显示屏。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分别驱动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同步输出图像,像素充电的时间减半,并且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同时驱动工作降低了单个驱动芯片的负载,解决了充电信号衰退较快的问题,提高了大尺寸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屏。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在现代显示设备中的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被广泛用于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的显示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掌上电脑,GPRS等移动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液晶显示器在向着分辨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屏幕尺寸也越来越大。屏幕尺寸的增大和分辨率的提高使得显示屏负载越来越大,显示面板的信号面临着衰减速度加快的问题,大尺寸显示屏保持良好的显示效果的困难也越来越大。
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通过位于显示面板一端的驱动芯片驱动显示区域的像素充电从而显示图像,由于显示屏尺寸较大,充电信号在显示面板的衰减增大,造成显示区域远离驱动芯片一端的像素与靠近驱动芯片一端的像素显示不平衡,并且完成全部像素的充电时间较长,显示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屏,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信号在显示面板的衰减增大,造成显示区域远离驱动芯片一端的像素与靠近驱动芯片一端的像素显示不平衡,并且完成全部像素的充电时间较长,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柔性线路板、第一驱动芯片、第二驱动芯片及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无缝连接的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安装于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柔性线路板电连接系统主板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系统主板向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发送图像信号和第一同步信号,所述第一驱动芯片根据所述第一同步信号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所述图像信号包含的部分图像内容;所述系统主板向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发送所述图像信号和第二同步信号,所述第二驱动芯片根据所述第二同步信号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显示所述图像信号包含的另一部分图像内容,并且所述第一同步信号和所述第二同步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同步显示图像。
进一步,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无缝隙连接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彩膜基板装配对应形成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彩膜基板装配对应形成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上并电连接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数据线与扫描线,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上并电连接对应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扫描线。
进一步,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第一柔性线路板和第二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系统主板和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还包括一分支端,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分支端和所述第二部分。
进一步,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从所述第一部分的边缘向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一侧弯折,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从所述第二部分的边缘向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一侧弯折。
进一步,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一侧并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屏,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067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