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散热式光伏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07878.2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8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冯相赛;朱旭;戚頔;赵欣侃;贾巍;陆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52 | 分类号: | H01L31/05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式光伏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散热式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渡开采利用、大量温室气体、工厂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石油、煤炭、天然气均属于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随着全球人口的爆发式增长,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迫使人们寻求新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资源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因其无污染、分布范围广等先天优势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如何高效地利用太阳能资源是新能源领域所面临的问题所在。随着太阳能光伏电站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政策对光伏电站的大力支持,我国地面光伏电站、屋顶光伏电站等不同形式的光伏电站得以大范围推广。
光伏电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降低普通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从而影响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及电站投资方的收益。光伏组件的设计工作温度一般为25℃,光伏组件温度过高对组件及光伏系统的影响是诸多影响光伏组件发电效率的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在超过组件设计的工作温度之后,组件温度每升高1℃,都会降低光伏组件及电站系统的发电效率及发电量,在夏季高温天气时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
目前常规光伏组件的散热形式主要还是依靠光伏组件的自然散热,散热效果差,极少数聚光组件采用了散热翅片,但也仅在组件的局部使用,散热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光伏组件背面的结构形式,提高光伏组件背面的空气流动速度,降低光伏组件的自身的工作温度,提升光伏组件及电站系统的发电效率。提供一种自散热式光伏组件。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散热式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组件本体,在光伏组件本体的背面设有散热翅片。
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池片,所述散热翅片包括多个翅片单元,各翅片单元对应设置在各电池片的背面。
所述各翅片单元结构相同,各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拆线段,两相邻拆线段之间构成菱形的散热腔,并且在纵向的一端形成窄口,另一端形成宽口,在横向宽口与窄口交替。
两左右相邻翅片单元之间由两相邻拆线段构成菱形的散热腔,两上下相邻翅片单元之间是宽口与窄口衔接。
所述散热翅片由铝箔或铜箔制成。
本发明将传统的光伏组件与具有一定几何造型的散热翅片相结合,充分利用光伏组件安装时的倾角,使空气在光伏组件背面能够更为快速的流动,通过改变光伏组件背板空气的流动形式,降低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提高光伏组件及电站系统的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自散热式光伏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散热式光伏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翅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配合参见图3,本发明的自散热式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组件本体5,在光伏组件本体的背面设有散热翅片4。
本发明中的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池片3,散热翅片4包括多个翅片单元,各翅片单元对应设置在各电池片的背面。
本发明中的各翅片单元结构相同,各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拆线段,两相邻拆线段之间构成菱形的散热腔,并且在纵向的一端形成窄口,另一端形成宽口,在横向宽口与窄口交替。
两左右相邻翅片单元之间由两相邻拆线段构成菱形的散热腔,两上下相邻翅片单元之间是宽口与窄口衔接。
本发明中的散热翅片由铝箔或铜箔制成。
如图1所示,自散热式光伏组件的散热翅片4为独立式的翅片,各翅片单元分布于各电池片3背面的区域,通过结构胶或者卡扣等方式固定于光伏组件背板2上。在光伏组件背板2有组件接线盒1的区域不设置散热翅片。
如图2所示,自散热式光伏组件在正常工作时,需要固定于组件支架6上,并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倾角,在阳光的照射下,组件背面的温度会急剧升高,热空气沿着组件的倾斜方向自下而上流动,即图2中所示的空气流动方向7,常规光伏组件靠这种组件自身的形式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不够理想,改变光伏组件背面的空气流动状态,增强光伏组件背面的空气湍流效果,能够明显降低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提高光伏组件及整个光伏电站系统的发电效率。
如图3所示,当空气流经光伏组件的散热翅片4时,由于本发明散热翅片结构的特殊性,空气由空气流入口10进入散热腔9,散热腔9的内部尺寸有规律地变化,能够提高进入散热腔9内部的空气流动速度,高速流动的空气流经电池片区域的散热腔后,经空气流出口8流出,进入下一个电池片区域的空气流入位置,如此连续改变光伏组件背面的空气流动效果,降低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078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敏电阻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