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会诊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10972.3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8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维;邰从越;吴泰华;郭晓红;宣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20/00 | 分类号: | G16H20/00;G16H40/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喻嵘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会诊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远程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申请端、第一前置端、中心端和至少一专家端;
所述申请端,配置为发送远程会诊请求;
所述第一前置端,配置为接收所述远程会诊请求且发送至所述中心端,并接收所述中心端发送的响应;
所述中心端,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前置端发送的所述远程会诊请求且转发至专家端,并接收所述专家端发送的响应;
所述专家端,配置为对其接收到的所述远程会诊请求做出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置端,包括第一网卡模块和第二网卡模块;
所述第一网卡模块配置为接收所述申请端发送的远程会诊请求,并发送至所述第二网卡模块,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网卡模块发送的响应,将所述响应发送至申请端;
所述第二网卡模块配置为将其接收到的远程会诊请求发送至所述中心端,并接收所述中心端发送的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会诊系统还包括第二前置端,
所述第二前置端,配置为接收所述中心端发送的远程会诊请求,并发送至专家端,以及接收所述专家端的响应,并将所述响应发送至所述中心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程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置端包括第三网卡模块和第四网卡模块;
所述第三网卡模块配置为接收所述中心端发送的远程会诊请求,并发送至第四网卡模块,以及接收所述第四网卡模块发送的响应,将所述响应发送至所述中心端;
所述第四网卡模块配置为接收所述专家端发送的对所述远程会诊请求做出的响应,将所述响应发送至中心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专家端,还配置为直接对所述中心端发送的远程会诊请求做出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置端还包括数据抽取模块;
所述数据抽取模块,配置为提取与所述远程会诊请求相应的病历信息和影像数据,并在所述申请端发送所述远程会诊请求后,将所述病历信息和影像数据传送至所述中心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端包括网络服务器;
所述网络服务器,配置为转发远程会诊请求和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程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服务器包括自动路由组件;
所述自动路由组件,配置为根据预设分配规则,实现远程会诊请求由所述申请端发送至专家端。
9.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远程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端包括数据库服务器;
所述数据库服务器,配置为存储病历信息和影像数据,以使所述专家端能够获取所述病历信息和影像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程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端还包括数据库服务器;
所述数据库服务器,配置为存储病历信息和影像数据,以供所述专家端直接下载。
11.一种远程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会诊方法包括:
接收申请端发送的远程会诊请求;
将所述远程会诊请求发送至中心端;
接收所述中心端发送的响应;
将所述响应发送至申请端。
12.一种远程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会诊方法包括:
接收中心端发送的远程会诊请求;
将所述远程会诊请求发送至专家端;
接收所述专家端发送的响应;
将所述响应发送至中心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09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