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漆的配方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13982.2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3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闫斐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斐斐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161/02;C09D7/65;C09D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2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料 失水苹果酸树脂 异氰酸酯加成物 聚丙烯酸树脂 三聚体固化剂 二异氰酸酯 聚氨酯涂料 乙酸异丁酯 成膜物质 成膜性能 甲醚乙酸 聚酮树脂 溶剂挥发 黏度 光污染 抗刮性 空调漆 细腻度 硝化棉 消光粉 甲苯 溶剂 手感 树脂 光度 光蜡 羧基 亮光 搭配 配方 溶解 施工 制造 配合 | ||
羧基聚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加成物、聚酮树脂、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亮光三聚体固化剂是本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配合后两者发生反应,交联成膜;甲醚乙酸酯、乙酸异丁酯、失水苹果酸树脂是溶解树脂的主要溶剂;1/16秒硝化棉用于调节涂料的黏度,便于施工;不消光蜡浆,能够提高涂料的手感、细腻度和抗刮性;高效消光粉,用于调节涂料的光度,减少光污染。各种组分搭配合理,溶剂挥发速率合理,具有优良的成膜性能,是一种很好的聚氨酯涂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涂料制造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比较好的双组份聚氨酯空调漆的配方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因为聚氨酯漆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坚硬耐磨,耐磨性是各类漆中最好的,所以是制造空调漆的首选。但现在市场上的聚氨酯空调漆普遍存在配合复杂、配合后胶化速度快、流平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容易导致产生“橘皮”、贝纳德漩涡突出等影响空调最终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效果较好的双组份聚氨酯空调涂料配方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了一种优良的双组份聚氨酯空调涂料的配方及其制造方法,包括A和B两种组份:
A组份:甲醚乙酸酯、乙酸异丁酯、失水苹果酸树脂、聚酮树脂、1/16秒硝化棉、高效消光粉、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消光蜡浆;
B组份:甲醚乙酸酯、乙酸异丁酯、1,3-己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加成物、亮光三聚体固化剂。
组分重量比:
A组份:甲醚乙酸酯15~20%、乙酸异丁酯10~15%、失水苹果酸树脂1~10%、聚酮树脂0.2~2%、1/16秒硝化棉1~10%、高效消光粉1~3%、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40~60%、消光蜡浆0.1~2%;
B组份:甲醚乙酸酯20~40%、乙酸异丁酯10~30%、1,3-己二异氰酸酯1~5%、异氰酸酯加成物40~60%、亮光三聚体固化剂5~15%。
制造方法:
A组份:加入甲醚乙酸酯、乙酸异丁酯、失水苹果酸树脂、聚酮树脂,搅拌15分钟,加入1/16秒硝化棉,搅拌30分钟,待硝化棉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高效消光粉、羧基聚丙烯酸树脂和消光蜡浆,继续搅拌30分钟即可;
B组份:加入甲醚乙酸酯、乙酸异丁酯、甲苯-2,4-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加成物、亮光三聚体固化剂,搅拌30分钟即可。
使用方法:将A组份、B组份和香蕉水按4:1:3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即可用于喷涂。
羧基聚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加成物、聚酮树脂、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亮光三聚体固化剂是本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配合后两者发生反应,交联成膜;甲醚乙酸酯、乙酸异丁酯、失水苹果酸树脂是溶解树脂的主要溶剂;1/16秒硝化棉用于调节涂料的黏度,便于施工;不消光蜡浆,能够提高涂料的手感、细腻度和抗刮性;高效消光粉,用于调节涂料的光度,减少光污染。各种组分搭配合理,溶剂挥发速率合理,具有优良的成膜性能,是一种很好的聚氨酯涂料。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以上配方及其制造方法,能够生产出一种优良的聚氨酯空调漆,保证制品的美观大方。
具体实施方式
A组份:甲醚乙酸酯15千克、乙酸异丁酯15千克、失水苹果酸树脂5千克、聚酮树脂1千克、1/16秒硝化棉5千克、高效消光粉2千克、羧基聚丙烯酸树脂45千克、消光蜡浆1千克;
B组份:甲醚乙酸酯25千克、乙酸异丁酯20千克、甲苯-2,4-二异氰酸酯5千克、异氰酸酯加成物45千克、亮光三聚体固化剂15千克。
将A组份、B组份制造完成后,与香蕉水按4:1:2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即可用于喷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斐斐,未经闫斐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3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